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不只是提供“大字版”| 新京智库

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不只是提供“大字版”| 新京智库
文章图片

【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不只是提供“大字版”| 新京智库】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患者正在使用医院的手机App 。 新京报采访人员 陶冉 摄
数字化和老龄化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 。
一方面 , 中国的数字化浪潮迅猛向前 , 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逐步构筑起万物互联的社会 , 平台经济也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
另一方面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亿 , 比重为18.70% , 规模庞大 。
由于老龄化与数字化交织发展 ,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面对越来越广泛的信息技术应用场景 , 老年群体面临 “数字鸿沟”的问题也愈加凸显 。
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 增加适老关怀、填补代际数字鸿沟是应有之义 。
针对老年人逐渐被信息社会“边缘化”的困境 ,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 , 明确提出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 , 工信部和相关产业协会也随即出台适老化改造的行动方案和团体标准 。
在国家政策和行业协会的推动下 , 已有43个App、115家网站宣布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 , 主动进行适老化升级 。 网约车平台纷纷推出“助老模式” , 让老人可以“一键叫车”、线下支付 , 还上线了适老化车型;多家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的App也已推出适老化版本 , 方便老人享受便捷智能生活;多个智能手机品牌除了加入简易模式 , 部分机型还增加了屏幕共享、远程守护等功能 , 方便子女直接远程协助老人完成操作 。
尽管各平台的适老化升级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但仍然存在线上适老化升级不深入、线下适老化升级不普及、忽视老年人精神层面的追求等问题 。
首先 , 大多数厂商所推出的适老化改造都仅仅放大了字体和图标、去除了广告、简化了页面 , 部分App甚至只是对一级界面进行了改造 , 二级界面依然维持原样 。 而且参与适老化改造的App数量尚少 , 大部分App仍然存在界面交互复杂、操作对老年人不友好等问题 。
其次 , 一些互联网企业的适老化改造也略显局限 。 比如某些外卖平台的便捷送药、打车平台的“一键叫车”服务局限于主要城市 , 居住在偏远地区的老年人难以享受 。
另外 , 目前的适老化改造的目标还停留在便捷老年人生活的层面上 , 忽视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
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不只是提供“大字版”| 新京智库
文章图片

目前的适老化改造的目标还停留在便捷老年人生活的层面上 , 忽视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嘉宁 摄
深入全面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 , 首先需要关注适老化产品的设计细节 。 除了放大图标、简化操作外 , 还应设置更加完善的新手引导 , 为老年人提供简洁明了且方便唤醒的新手教程 , 帮助老年人熟悉使用流程 。
此外 , 色彩、字体、动画的选取也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认知特点 , 例如使用较大的字体 , 提高颜色对比度 , 减少使用老年人不敏感的蓝色和绿色 , 避免过多动画扰乱老人的视觉焦点等 。
推动互联网平台线下适老化服务的普及 , 需要设法缩短适老化产品和老年人之间的流通环节 。 以老年人为主要目标人群的购物、餐饮、娱乐等设施和场所 , 应该成为平台经济相关的线下企业适老化改造的着力点 , 特别是要对居住在偏远地区的老年人予以特殊照顾 , 从而使线下适老化改造成果为全体老年人共享 。 相关平台可合理利用当地资源 , 为当地平台经济的适老化改造提供发展动力 , 比如在每个乡村招收一个送药专员 , 可以在延伸便捷送药范围的同时 , 为当地增加就业机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