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碳达峰需要电力零碳先行

中新网北京11月16日电 (采访人员 王恩博)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16日参加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时表示 , 中国具备了低碳转型的巨大潜力 , 碳达峰需要电力零碳先行 。
“双碳”目标背景下 , 中国电力系统面临转型 。 但在此过程中 , 克服其巨大体量带来的惯性成为一大挑战 。
周大地说 , 过去30年来 , 中国电力系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 目前在电力装机、发电总量、电力输送系统建设和规模 , 以及常规发电技术、电网运行技术和可靠性等方面均位居于世界前列 。 可面临巨大转型 , 要从这种大规模集中型的、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电力系统转化成零碳电力系统 , 过去的很多优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一种阻力 。
但他同时指出 , 好的方面是 , 中国在核电、水电、新能源发电技术和装机 , 以及新能源消纳等方面 , 现在处于国际先进地位 。 特别是光伏、储能电池等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已经处于世界最前列 , 可以说正引领新能源发展 。 同时 , 由于光伏、风电以及储能系统的快速技术进步和大规模制造能力 , 中国具备了低碳转型的巨大潜力 。
周大地举例说 , 中国风光发电成本过去十年来大幅度下降 , 其中风电成本下降约30%到40% , 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50%到80% , 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 作为重要的储能技术 , 锂离子等电池储能技术进步亦非常快 。 锂电成本十年前每千瓦时7700多元(人民币 , 下同) , 现在已下降至680元;储能度电成本5年内也有望从现在的6角6分下降至2角左右 , 这些都为低碳转型创造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碳达峰需要电力零碳先行】“碳达峰需要电力零碳先行 。 ”周大地表示 , 全国电力装机容量近23亿千瓦 , 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过40% 。 今后能源系统的碳中和 , 必须要建立以零碳电力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 , 电力系统要力争2040至2045年期间实现零碳化 , 所以下一步必须加快非化石能源电力发展速度 。 (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