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半路跑鱼?不要担心,你这样调子线和钩距试试!

总是半路跑鱼?不要担心,你这样调子线和钩距试试!
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鱼饵很好用,诱鱼速度很快,浮漂信号清晰,但总是会出现半路跑鱼?其实这个问题应该是出在子线和钩距,大家有没有这样想过呢?所以出现跑鱼现象,大家不要担心,你这样调整子线和钩距试一试!

总是半路跑鱼?不要担心,你这样调子线和钩距试试!

文章插图

子线在水底会有好几种状态,尤其是在双沟的时候,只现的状态能够体现浮漂的灵和钝,子线一般有这4种状态:双钩悬浮;上钩悬浮,下钩触底;上钩触底,下沟躺底;双沟躺底。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一点直线崩的越直,那么它的信号传递就越快,只要鱼钩一动,子线就会带动主线,浮漂就会立马出现信号,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灵。如果只限有一些弯曲,鱼钩的动作还有一个缓冲的阶段,要先将子线拉直,只限才能够带动主线,浮漂才会出现信号,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钝。

总是半路跑鱼?不要担心,你这样调子线和钩距试试!

文章插图

子线的长短有何影响?
子线的长短,最主要的就是降低鱼的警惕性。子线越长,整个钓组的隐蔽性就会越好,怎么样警惕性就会更低,而且长子线在抛竿之后,在水中的滑动轨迹范围更大,鱼饵的雾化效果就会更好,能够增加诱鱼的效果。
总是半路跑鱼?不要担心,你这样调子线和钩距试试!
总是半路跑鱼?不要担心,你这样调子线和钩距试试!

文章插图

在钓黑坑的时候,子线一定要长,因为黑坑里面基本上都是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放生鱼,这都是钓鱼人所称的滑口鱼,它们的警惕性极高,如果子线不够长,几乎没有什么咬钩的可能性,所以子线的长短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我们会根据当前水域的鱼的体型来决定,体型偏小的鲫鱼子线的长度,应在25到36厘米之间,如果体型较大的鲤鱼,直线的长度应该在50到80厘米之间。

总是半路跑鱼?不要担心,你这样调子线和钩距试试!

文章插图

钩距的大小
钩距的大小,其实和子线的长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钩子太大了,子线容易处于松弛状态,降低灵敏度,减弱漂相。如果钩距太小,灵敏度又会过高,出现很多的假信号,因此我们要根据子线的长度来调整钩距,一般40厘米左右的子线,钩距在1.5到2厘米之间,八十厘米左右的直线工具在2到2.5厘米之间。

总是半路跑鱼?不要担心,你这样调子线和钩距试试!

文章插图

当然,钩距也并不是纯粹看子线的长短来决定,有时候还要根据当前水域的鱼情,如果鱼的体型较大,我们就要将钩距适当的放大,如果鱼的体型较小,我们就要将钩距适当的缩小。但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钩距都不能太小,不然在拉鱼的时候,容易出现勾线搭桥的现象。

总是半路跑鱼?不要担心,你这样调子线和钩距试试!

文章插图

钓无定律,在我们实际的垂钓过程当中,我们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哪个搭配好用一些?哪个搭配上鱼,上得多上得快,那就是最好的,最合适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