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清视频产业的“郫都速度”( 二 )


“以节带产”
当然 , 成都影视城上述成绩的背后 , 也离不开自身独特的产业发展“方法论” 。 “以节带产、赋能招商”就是其中关键一条 。
此番重磅举行的蓉光短视频盛典即是一个例子 。 系列赛事活动的举办 , 不仅吸引了一批顶尖短视频行业从业人员和团队入驻 , 更为重要的是给成都影视城打造了一个长效的品牌和IP , 这对于产业和要素的聚集异常重要 。
不止于此 , “以节带产”已经成为郫都区影视产业发展的特色模式 。 比如 , 以筹办首届NFT文创交易大会为契机 , 引进一批产业链头部和关键配套企业 , 打造“区块链+数字文创、知识产权”等超前的供给场景 , 赋能影视产业发展;通过举办“为时代画像—经典电视剧英雄人物形象展映”等活动来提升区域显示度等 。
如今 , 围绕网络视听和数字文创等重点产业方向 , 成都影视城已经跟踪对接厦门源昌、中国华录、A8新媒体等6类500强企业以及爱奇艺、火焰山等10余家配套企业 。 依托四川传媒学院和区内头部企业 , 一种以校招商、以商招商的新模式逐步成型 , 逐渐构建起影视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 。
事实上 , 郫都区发展影视文创产业不乏底气 。 《成都影视城关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分析报告》指出 , 其已然具备技术基础、专业人才、设备实施和产业聚集等方面的优势 。
超高清视频产业的“郫都速度”
文章图片

成都影视城
从技术基础来看 , 成都影视城坐拥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等两大国家级平台及中国电信云平台等高能级平台 , 已出台行业标准白皮书4部 。 其中 , 中国电信云平台为短视频、文创作品提供云储存、云渲染、云交易等算力支撑;从专业人才来看 , 成都影视城半径5公里内聚集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19所大专院校 , “泛影视”产业人才常年保持在10万人以上 。
深度推进“校地企”融合发展 , 这也是郫都区影视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 。 以成都影视城四川传媒学院为基地 , 联合华为、索尼等共建产学研实验室5个 , 建成国内首个国家级超高清基地 , 并且创新“龙头企业+高校团队”模式 , 孵化声娱文化等学生创业团队达50家 。
这也成为成都影视城发展的突出优势 。 眼下 , 成都影视城正以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 , 积极创建“国家超高清科技创新中心” 。
城市竞速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应用 , 短视频行业也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 区域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
据了解 , 除了成都之外 , 深圳、杭州、郑州、长沙、厦门等多个城市都曾举办短视频大型活动 , 旨在加快对短视频/超高清视频产业的布局 。 而重庆、广东、安徽、湖南、四川、上海、北京、福建、浙江、山东、江苏等10余个地区此前也陆续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 从政策层面大力支持相关产业的落地 。
从城市层面来看 , 竞争更加激烈 。 此前 , 深圳提出 , 2022年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8K技术创新策源地、8K产业发展高地” , 青岛要成为“全国重要的超高清视频终端及设备生产地” , 而广州要建成“一都一区一高地”——世界显示之都、国家超高清视频应用示范区、国家超高清视频产业内容制作基地 。
超高清视频产业的“郫都速度”
文章图片

成都影视城举办活动
在这场城市竞速中 , 成都的压力不小 。
不过 , 背靠“全国超高清视频产业链最全的省份” , 成都即使与上海、广州相比亦不遑多让 。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 , 预计2022年三省份超高清视频产业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8000亿元、4000亿元和3500亿元 , 位居全国前三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