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清视频产业的“郫都速度”

在成都市西北角 , 一座影视之城正在悄然崛起 。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 , 在成都影视城逐步汇聚起喜马拉雅、川传梦工场、法雅科技、云智科技等5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 , 相继落地了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等国家级平台 , 郫都区的影视产业聚集效应开始凸显 。
超高清视频产业的“郫都速度”
文章图片

成都影视城
11月16日晚 , 在成都市郫都区举办的《中国·成都蓉光短视频高峰论坛暨颁奖“云”盛典》(以下简称“蓉光短视频盛典”)上 , 成都市郫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兆容表示 , 蓉光短视频系列活动加快了成都影视城产业聚集 , 吸引了一批顶尖短视频行业从业人员和团队入驻 , 提升了成都影视城产业的比较优势 , 将进一步助推短视频产业高速发展 。
作为成都新消费产业生态的承载地之一 , 成都影视城依托“校地企”深度融合以及“以节带产”等特色模式 , 使得影视文创产业逐步发展成为郫都区主导产业之一 。 与此同时 , 成都影视城与重庆影视城联手打造“巴蜀电影联盟” , 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影视产业融合发展的“双引擎” 。
抢滩新赛道
随着国家对于超高清视频产业的重视 , 一个新的赛道正在出现 。
今年5月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简称“白皮书”)测算 , 2020年 , 超高清视频产业总规模达1.8万亿元 , 其中超高清视频核心环节直接销售收入超过8100亿元 , 行业应用规模超过9800亿元 , 其硬件直接销售收入约900亿元 , 解决、集成方案等超过8900亿元 。
视频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都在发生深刻变革 。 工信部预计 , 2022年 , 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超过4万亿元 。 面对这个万亿级新赛道 , 各地在“行动计划”指引下纷纷入局 , 以电子信息产业见长的成都自然也不例外 。
作为成都新消费产业生态承载地之一的成都影视城便成为主要依托 , 基于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等高能级平台以及专业人才的优势 , 其在区块链、网络视听、数字文创、现代时尚等产业方面发展迅速 。
据成都影视城工作人员介绍 , 其“汇聚了喜马拉雅、川传梦工厂、法雅科技、云智科技等50余家头部企业 , 已链接落地市场主体260余家 , 其中主导产业及细分领域144家、赋能配套产业47家 , 形成了‘泛影视’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 ”
超高清视频产业的“郫都速度”
文章图片

成都影视城
从产出效益来看 , 成都影视城还建成了全球规模领先的单体数字摄影棚、示范消费场景观光街区等一批产业空间 , 成为重要的品牌特色 。 目前 , 完成超高清赛事直播100余场 , 参与制作《战旗飘飘》、《我的父亲焦裕禄》、《宿敌》等院线电影 , 对影视文化企业和项目的吸引力正在进一步增强 。
VR/AR交互娱乐、4K/8K超高清沉浸式影院、裸眼3D球幕……这种沉浸感和科技感正在成为成都影视城重要的文化符号 。 今年郫都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 要着力“打造从IP开发孵化到影视制作、宣传发布、时尚消费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 ”
超高清视频产业的“郫都速度”
文章图片

成都影视城4K演播室
值得一提的是 , 2020年成都市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1805.9亿元 , 较2017年增长127.8% , 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10% 。 其中 , 以郫都区为核心的影视文创产业的迅速发展 , 为成都“三城三都”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