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实现AED全覆盖,落实维护责任方能及时“救命”

今日聚焦: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南都评语:广州地铁实现AED全覆盖 , 值得肯定 , AED设备不仅要有 , 更要找得到、用得着 。 广州地铁需要预留资金、聘请相关机构或人员 , 保证AED的维护及正常使用 。
【?广州地铁实现AED全覆盖,落实维护责任方能及时“救命”】11月15日 , 由社会各界向广州地铁捐赠的194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正式投入使用 。 加上此前已配备的119台AED设备 , 广州地铁已实现AED设备全面覆盖地铁线网各站点 。
AED被称为救命神器 , 可大大提升挽救生命的可能 , 因此 , 在地铁、学校、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配备AED是国际通用做法 。 心源性猝死救援在“黄金4分钟”内施救 , 有60%成功率 , 但超过10分钟没除颤95%会死亡 。 相比起需要专业急救知识的心肺复苏(CPR) , 非医疗人员经简单指引也可使用的“傻瓜式电击机器”AED显然能有效提升公共场所的抢救效率 , 挽救在心源性猝死边缘徘徊的人 。
广州地铁AED设备全覆盖 , 绝对有必要 。 根据2021年9月的相关数据 , 广州地铁的日均客流量高达1.52万/km , 位列全国之首 。 在广州地铁配备AED , 可为乘客提供更好的生命保障 。 此前 , 上海地铁、深圳地铁、北京地铁均已安装AED设备 。 如今 , 广州地铁实现AED全覆盖 , 值得肯定 。
AED设备不仅要有 , 更要找得到、用得着 。 据悉 , 广州地铁已更新官方APP上AED车站的服务设施信息和相应位置 , 亦将在车站逐步完善AED三角定位标识牌设置工作 , 加强车站AED位置指引 。 同时 , 地铁线网车站AED设备设置情况将逐步纳入当今主流导航地图软件 , 方便有需要的乘客查询定位 。 相信上述举动能大大提高AED的使用效率 。
广州地铁AED的全覆盖 , 也是广州加快AED公共场所覆盖的良好契机 。 2019年底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二十七条提出 , 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 。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 卫健部门呼吁公众积极参与心肺复苏的普及性培训 , 营造公众参与急救的社会氛围 ,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或场所投入配置AED 。 具体到广州 , 根据立法工作安排 ,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在12月审议《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 草案中明确了机场、火车站、体育场馆、学校等场所必须配备AED 。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 广州的AED将有足够配备 , 在此基础上 , 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 , 由谁来负责AED尤其是公共场所AED的定期维护 , 以保证其正常使用?
AED理论上应当由其所在场所的主管单位负责后续的维护 , 例如 , 广州地铁里的AED的维护责任应为广州地铁 , 那么 , 广州地铁必须预留资金、聘请相关机构或人员 , 保证AED的维护及正常使用 。 然而 , 如果是在主管单位不清晰、对AED需求却很旺盛的公共场所 , 责任归属如何划分?
实际上 , 广州此前有过一批AED投放 , 却因后续维护问题而沦为摆设 。 2015年起 , 广东省应急协会陆续在广州投放了一批应急站点 , 且每个站点均配备了AED , 但根据南都2020年的调查显示 , 部分应急站点中不见AED踪影 。 广东省应急协会秘书处的徐先生回应称 , 有部分站点的AED由于电量不足、配件更换等原因 , 正处于维护状态 , 时长未知 , 且因争取政府资金支持未能落实 , 后续的站点新建计划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
目前 , 包括广州地铁全覆盖的AED , 大部分为企业捐赠 , 但后续使用及维护却应由受赠方负责 , 若AED位于无所属单位的公共场所 , 例如公园或绿道 , 必须确认责任部门、落实维护责任 , 才能保证AED的长久使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