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破解职场年龄焦虑

最近 , 一位45岁的程序员网友在中国政府网留言 , “我是一名软件开发人员 , 今年45岁 , 精通各种技术体系……而我辞职回家半年后再回来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 , 却发现连个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 。 ”
近年来 , 所谓的“35岁现象”“中年危机”成了职场中的热门话题 , 这位网友述说的内容 , 更是被许多职场人当做现实的注脚 。 正因如此 , 这则普通的留言一经发布就被广大网友热议 , 更引发了许多中年人的共情 。
曾有专家分析 , 目前的用工市场已经从以往的“劳动力红利”转向了“知识红利” 。 每年都有大量应届毕业生进入求职市场 , 这些大学生并非是前辈简单的复制 , 而是一群拥有升级知识的“新人” 。 站在企业的角度 , 他们会非常倾向于使用这类“新人” , 既降低用工成本又能让企业“更新换代” 。 因此对于中年员工或者求职者 , 哪怕曾经是业界精英 , 也很可能成为被淘汰的部分 。
事实上 , 无论哪个行业 , 人才更迭都属于正常现象 。 但如果把年龄当做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 , 人为放大年龄“权重” , 一定会造成“有才不用”的尴尬局面 。 过度看重“青春红利” , 更不利于用工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
解决这一问题 , 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 一方面 , 需要相关法律在破除就业歧视、年龄歧视方面有更精准的作为 。 如日本就有专门的法规明确 , 禁止非特种行业在招录员工时设定年龄限制 。 另一方面 , 企业也该清楚 ,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 , 对中年员工来说 , 经验、资源是他们身上独有的“岁月的礼物” 。 如何进一步挖掘潜在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 , 让新老员工都能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 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 。
【共同破解职场年龄焦虑】正如网友们所说 , 希望这位求助者能够得偿所愿 , 找到一个心仪的工作;也希望社会可以尽快达成共识 , 共同破解这种职场焦虑 , 让人人各得其所、各尽其用 , 让中年职场人获得稳稳的安全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