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 , 中国科学院公布院士增选名单 。 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李骏 ,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李骏 , 男 , 1982年复旦本科毕业;1984年硕士毕业于复旦数学研究所;1989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加入美国斯坦福大学 , 1998年成为斯坦福大学数学系教授;2019年回国 , 任教复旦大学 , 成为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 并任上海数学中心主任 , 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联席主任 。
文章图片
李骏 复旦大学供图
李骏的研究方向是基础数学的代数几何 , 他是国际知名的模空间理论研究专家 。 李骏解决了代数曲面上向量丛模空间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 其结果被写入教科书已成为该领域的经典定理 。 他关于GW-不变量的代数几何定义(与田刚合作) , GW-不变量的退化公式 , K3曲面上的有理曲线等重要工作使其成为在代数几何方面有很深造诣的领袖级专家 。
在复旦读研期间 , 李骏遇到了谷超豪先生和其导师胡和生先生 , 他们在李骏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 后来又把他推荐给了丘成桐先生 , 并特批李骏提前毕业 , 前往美国攻读博士 。 1989年 , 在丘成桐的指导下 , 李骏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 博士毕业后 , 李骏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了三年的博士后 。 随后 , 他加入到斯坦福大学 。 1998年 , 李骏成为斯坦福大学数学系教授 。
2019年 , 已是美国斯坦福终身教授的李骏回到复旦大学任教 , 担任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 , 并任上海数学中心主任、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联席主任 。 他说:“对我而言 , 回国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决定 。 我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回来 , 我也一直觉得我会回来 。 ”他始终记得去美国时胡和生先生说的那句话 , “胡和生先生提出 , 希望我毕业后能够回国 。 ”
文章图片
李骏 复旦大学供图
数学 , 常常研究的是全新方向的问题 , 需要等待灵感的迸发 。 李骏曾和合作者讨论一个问题 , 思考了整整一年 , “我们觉得真的没戏了 , 都同意不做了 。 但都做了一年 , 真的难以放弃 。 但数学灵感这个东西很奇妙 , 在要放弃的一星期以后 , 我们就做出来了 。 ”
李骏曾耗时三年 , 获得关于模空间退化的研究工作新成果 。
【复旦李骏当选院士:师从胡和生丘成桐,曾创代数领域经典定理】回忆起灵感迸发时 , 李骏说:“第一年我觉得我能够做 , 但总觉得不对 , 没有找到新的突破 。 一年之后 , 某一天我坐在办公室 , 看着我的书桌桌腿 , 突然想到了什么 , 习惯用大脑构思的我 , 坐在书桌前想了两个小时 , 把这个问题在大脑中演绎了出来 。 最后 , 花了两年时间落实了大脑中的构想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