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我的童年住在一个小小的动物园
人物
严歌苓:我的童年住在一个小小的动物园
这是一个属于穗子的动物园:一只叫做“小黄”的不知品种小鸟 , 一只能上山上树的矫健母鸡“麻花儿” , 一只被外婆用竹篮装着让“我”和爸爸坐火车送给祖母的猫咪 , 一只陪伴“我”度过铁道兵创作员生涯的小燕子 , 一只酷爱“盗窃”主人小物件只为博取注意力的小狗可利亚 , 一直不同于寻常乌鸦的后院不速之客查理 , 做过森林王者却晚景凄凉的雄性野猪汉斯……
穗子曾经是一个穿着布拉吉的小女孩儿 , 后来到部队成了“严干事” , 再后来在海内外迁徙 , 成了著作等身的作家 。 读者和观众也许更熟悉严歌苓的《妈阁是座城》《芳华》《陆犯焉识》《金陵十三钗》《小姨多鹤》 , 写多了别人的故事 , 这一次 , 她写自己 。
《穗子的动物园》是严歌苓目前唯一一本以动物为题材的故事集 。 书中包括12篇非虚构和2篇小说 , 除了《狗小偷》《可利亚在非洲》的主人公是同一只小狗外 , 其余每篇故事都以一两只不同动物为主角 。
严歌苓说 , 写书的缘起是因为爱犬壮壮 。 那只小狮子一样的松狮犬壮壮走后 , 严歌苓总是忘不了 , 常常酒后想它 , 还流泪 。 她把壮壮的故事讲给编辑听 , 编辑说 , “你为什么不写出来呢 , 写出来可能就是治愈的过程 。 ”于是 , 严歌苓开始写自己养过的动物、接触过的动物 , 从童年、少年 , 一直到中年 , “这是我写过最真实、最诚恳、最动感情的一本书” 。
按照严歌苓的说法 , 她的童年就住在一个小小的动物园里 。 她的外公和外婆都特别爱动物 。 外婆像开着“动物急诊室” , 小野猫从屋檐的破洞里掉下来 , 她能救活;被父亲猎枪打伤的小鸟 , 外婆能用钳子从翅膀里取出气枪子弹 , 还给伤口涂红汞 。
严歌苓第一次独自拥有宠物 , 是作为铁道兵创作组的创作员下乡采风时 , 救了一只从屋檐上掉下来的小燕子 。 当时二十来岁的她被尊称为“严干事” , 创作之余 , 养活这只小燕子就成了严干事的头等大事 , 为此还学会了捉虫子 。 然而当秋冬来临 , 虫子越来越少 , 小燕子死于营养不良 。
严歌苓对动物有一种童话般的认知 。 她遇到一只名叫潘妮的猫 , 形容它正处“风韵犹存的徐娘年代” , 她觉得 , “潘妮的脸换到一个女人身上 , 肯定绝代” 。 她夜里失眠 , 那只名叫可利亚的小狗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包括守护失眠的女主人 , 于是看着她倒一杯绍兴黄酒 , 陪着她一边小酌一边踱步 。 每次回家 , 看到小狗一边叫一边冲着自己跑过来 , 严歌苓都会对它说:“我也想你 。 ”因为她觉得 , 小狗在说:“我想你 。 ”
书中很多动物的故事并不圆满:在河南农村采风时收养却无法随主人出国的土狗张金凤 , 被人打死;小狗巴比被一场森林大火变成瞎子和聋子;藏獒颗韧在特殊年代被一群心智未成熟的文艺兵收养 , 最后死于非命……看似写的是天真无邪的动物 , 实际上还是各个特殊的时代和人性 。
《麻花儿》里写:“那时运动很多 , 包括禁养运动 , 运动一来 , 对家畜说打就打……母鸡麻花儿因此学会了逃上树 , 即便如此 , 一只眼睛仍然被顽皮的孩子们打瞎了 。 ”《礼物》里 , 被当成礼物送人的猫咪 , 随着“我”父亲政治面貌的逐步恶化 , 生活水准也在不断降级 , “原来人和畜认命的速度都差不多” 。
写完《穗子的动物园》 , 严歌苓发现 , 这不就是自己成长史旁边的一条平行线吗?主角虽然是动物 , 其实还有很多人 。 外公外婆、父亲母亲、丈夫孩子、好友邻居 , 虽然他们这次只是配角 , “动物的生命比人短很多 , 只是短暂的陪伴 , 但其实人的陪伴也是如此 。 孩子长大后 , 对父母来说也只是圣诞节回来看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