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河,你学不会!( 二 )

2

前几天 , 我去了一趟金科九曲河东方墅 。 当天天气不算太好 , 是重庆秋冬最常见的阴天 。 一切看起来都是灰扑扑的 , 这样的天气并不适合拍照 , 就是那种常见的官方美图——精致、大气、有格调 。  有意思的是 , 我用苹果手机随手拍了几张 , 居然还有几分水墨山水画的意思 。

难道是我摄影技术提高了? 同行友人说 , 这和我的摄影技术没半点关系 。  只因东方墅依然是按照金科九曲河人生九境 , 东方人居美学作品这个主题打造的园林 。 东方式的园林意境 , 一步一景 , 咫尺之间造乾坤的感受本来就是东方墅的根本 。  所以就算是在一个普通的阴天 , 没有阳光的加持 , 没有春天百花绽放 , 东方墅的景致也是颇有禅意 。

造景容易 , 造境难 。 更别说要造出四季枯荣更迭 , 景色交替这样极具东方哲学审美的意境 。  东方墅以\"四轴四坊\"为景观空间格局 , 采用巷与坊、石与墙、花与树、山与水为空间形式 , 并且以\"松涛、印月、琴心、知茶\"为主题打造了四个主题轴线空间 。  当景墙、水面晕染与自然光结合 , 互相渗透 , 碰撞出丰富的质感 , 米黄色下 , 光影、比例、材料的交融 , 带来细腻的视觉体验 。

园林团队更是历时半年、远赴全国各地精选榉树、蓝花楹、紫薇、罗汉松、樱花等精品植物并精心搭配 , 做到四季有花 , 四季有景 。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颇有意思 , 金科的园林团队有多猛?园林施工方就曾说:\"如果对九曲河的树种不满意 , 那么就找不到更好的了 , 因为九曲河把好树种都包了 。 \" 但如果现在你走进金科九曲河东方墅 , 是看不到鲜花着锦 , 翠绿叠嶂的景象 。 原因有三:

其一 , 春生夏长 , 秋收冬藏是自然之理 , 秋冬时节没那么多当季花草 。 其二 , 为了方便运输和栽培 , 所有树木花草都被修剪了顶冠 , 属于\"颜值恢复期\" 。 其三 , 园林工程师们特意选择了\"慢生长\"的植物 , 比如紫薇、红枫等 。 这样做是考虑到别墅入住周期长 , 业主们不用还没入住 , 就已经生活在\"森林\"里 , 同时也了避开主卧室和主阳台 , 考虑到20年后的采光 。  中国人造房子 , 一直是在\"人在世界中存在\"这样的主题下行事 , 这很中国 。 它不是把人和世界分开 , 人是世界的一部分 , 与世界共生长 , 不是旁观者 , 更不是掌控者 。  选择慢生长植物也是同样的道理 。 人和植物一同生长 , 在一个空间里互相影响 , 互相感受 , 体会生命更迭 。

在东方墅漫步 , 让我想起元代画家倪瓒的《容膝斋图》 。 那是一张典型的山水画 , 上段远山 , 一片寒林;中段池水 , 倪氏总是留白;近处几棵老树 , 树下有亭 , 极简的四根柱子 , 很细 , 几乎没有什么重量 , 顶为茅草 。  这也是典型的中国园林格局 , 但更值得体会的是画中态度:如果人可以生活在如画界内的场景中 , 画家宁可让房子小到只能放下自己的膝盖 。

人居的房子占比很小 , 在中国传统文人的建筑学里 , 有比造房子更为重要的事情 , 比如对待自然 , 对待世界 , 谦虚的态度 。  再来感受东方墅 , 巷与坊、石与墙、花与树、山与水都在一个微妙的平衡里 , 稳、静、不炫耀、不慌张 。 再看看金科九曲河的那句\"静观波澜壮阔\" , 似乎更值得细细体会了 。

3

《海底捞 , 你学不会》一书中指出 , 海底捞之所以学不会 , 不是菜品、不是美甲服务 , 不是半份菜量 , 而是很难像海底捞一样让服务员们真情实感地为客人考虑 , 为客人解决问题 。

最难的事 , 都是关于人的 。

其实要复制一个金科九曲河东方墅不算太难 , 一切都有指标可依 , 甚至是明码标价 。 门窗采用日本YKK的系统门窗 , 大开间尺寸 , 整个视野和通透性比较好 。  还有入户门也可以复制 , 内是实木 , 外是铜制材质 , 造价在两万块左右一套 。 甚至建筑风格 , 材质 , 苗木选择、施工工艺都可照搬 。  按照这个思路做出来的产品 , 前途依旧未卜 。 原因很简单 , \"学我者生 , 似我者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