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配方类型及相关的功能


一、叶面肥产品分类
1、按产品剂型:分为固体(粉剂、粒子)和液体(清液、悬浮液)两种 。
2、按组分:可分为大量要素、中量要素、微量要素叶面肥和含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糖醇等水溶性叶面肥 。

叶面肥配方类型及相关的功能

文章插图
3、按作用功能:可分为营养型和功能型两大类 。营养型叶面肥由大量、中量和微量营养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配制,其主要作用是有针对性地提供和补充作物营养,改善作物生长情况;功能型叶面肥料由无机营养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糖醇等生物活性物质和杀菌剂和其他有益物质混合而成,其中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农药和杀菌剂具有防病虫害的效果,有益物质也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刺激和改良作用 。因此,这种叶面肥是补充添加物的功能性和无机营养元素,发挥相互效果和促进的作用 。
二、叶面肥的作用功能
1、大量元素叶面肥
这种叶面肥料含有氨、磷、钾三要素之一或两种以上 。其中,氮肥一般采用酰胺氮、铵氮、硝氮或氨基酸等有机氮源 。产品原料一般选择尿素、硝铵、硝酸钾、硫酸铵、氯化铵、硝酸、氨基酸等;磷源主要选择正磷酸盐、偏磷酸盐、多聚磷酸盐等,生产上一般选择磷酸钾、磷酸钾、磷酸铵、磷酸铵、磷酸及一些偏磷酸盐、多聚磷酸盐等;钾肥一般选用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等作为叶面肥产品原料 。
2、中量元素叶面肥
一般指含钙、镁、硅等成分的叶面肥 。其中,钙肥主要采用水溶性无机钙盐和螯合钙,产品原料可选用氯化钙、硝酸钙、硝酸铵钙、乙酸钙、EDTA、柠檬酸、氨基酸、糖醇等有机物合钙,镁肥主要采用水溶性无机镁盐,一般选用氯化镁和硫酸镁,水溶性硅肥主要采用硅酸钠(主要是硅酸钠和五水偏硅酸钠)作为硅源,由于其碱性,钙、镁、锌、铁等离子容易反应,形成絮状沉淀 。因此,在叶面肥料中一般单独使用 。
3、微量元素叶面肥
我国农化市场通常有单质要素型和复合要素型两种 。一般选用易溶性无机盐类及螯合类微量元素等作为原材料 。
三、功能性叶面肥
1、植物生长调节剂型叶面肥
(1)这种叶面肥除了营养元素外,还添加了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 。一般以红霉素、三十烷醇、复硝酚钠、DA-6、凝固乙酸(钠)等促进生长的调节剂种类为主要成分,主要作用是控制作物的生长发育,适合作物生长前中期使用 。
(2)随着叶面肥市场的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具有效果明显、见效快、成本低等特点,受到很多生产厂家的重视 。但是,一般建议厂家在应用调节剂时,应考虑作物、地域、气候、农田管理的差异,不要盲目添加调节剂,以做到真正的增产效果 。要选择质量有保证的产品 。防止对作物造成不利影响 。
2、含天然活性物质型叶面肥
该叶面肥一般含有从天然物质(海藻、秸秆、动物毛发、草炭、风化煤等)中处理提取的发酵或代谢产品,产生氨基酸、腐蚀酸、核酸、海藻酸、糖醇等 。这些物质具有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提高作物本身的抵抗性等功能 。
(1)氨基酸类叶面肥
①氨基酸的来源有动植物两种:植物源氨基酸主要有大豆、饼粕等发酵产品和豆制品、粉丝的脚料;动物源氨基酸主要有皮革、毛发、鱼粉、屠宰场脚料等 。将原料转化为氨基酸的技术也不同,最简单的是酸水解技术,常用浓度为4-6moI/L的盐酸溶液,按比例与材料水解一定时间,然后用氨或其他碱性物质中和,调节PH值后成为原液;较为复杂的是生物发酵法,常用的复合菌群在一定条件下对材料进行4-6周的发酵,发酵液提取后加工成含有氨基酸水溶性肥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