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概念大火,这家公司要做“3D影像的照相机”

元宇宙概念大火,这家公司要做“3D影像的照相机”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采访人员 | 张梓桐
2017年 , 苹果人脸识别功能第一次将3D视觉识别技术带入大众的视野之中 , 此后国内手机厂商纷纷跟进 , 推出搭载人脸识别功能的手机 。 一时间 , 行业普遍认为 , 消费电子领域成为3D视觉技术落地的最佳场景之一 。
但在螳螂慧视CEO陈凌看来 , 消费电子固然是一个可以使得3D视觉技术实现快速变现的场景 , 但其想象空间远远不止于一个小小的人脸识别 。 在他看来 , 人工智能和AR、VR两大市场才是未来3D视觉识别技术落地的主要场景所在 。
螳螂慧视成立于2018年 , 主要业务为3D视觉技术的底层研发及应用拓展 。 公司团队分别来自SAP、欧菲科技、IBM、英特尔等高科技企业 , 拥有较为丰富的技术开发和市场经验 。
【元宇宙概念大火,这家公司要做“3D影像的照相机”】在人工智能领域 , 陈凌称 , 相比于平面的2D成像 , 3D成像可以呈现更加清晰的数据 , 例如所观测物体的位置 , 形状 , 大小等 , “它会成为人工智能的核心传感器 , 告诉你各行业数字化之后是什么样的状态 。 ”陈凌说 。
而对AR、VR应用以及近日大火的“元宇宙”概念来说 , 3D影像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元素 。 陈凌称 , 元宇宙概念细分来看涉及软件、硬件以及显卡等要素 , 而螳螂慧视瞄准的是元宇宙的“内容”部分 。 他表示 , 目前元宇宙的很多内容都是由3D建模师构建出来的虚拟内容 , 相对来说缺乏对真实影像的采集 , 而螳螂慧视的产品就是要成为元宇宙内容的采集设备 , 即“3D影像的照相机” 。
陈凌表示 , 文娱产业是上述产品的主要落地场景之一 , 而近期螳螂慧视也发布了基于该技术的新产品3D全息容积视频影棚—“Ring Studio” 。 该产品不仅可以录制全息的三维视频 , 并且可以做到高质量的全息直播 , 据陈凌透露 , 这一产品可以将直播的延时控制在200毫秒以内 。
此外 , 5G的普及使得各大运营商加速了全息通讯技术的建设 , 而这也为螳螂慧视找到了又一落地场景 。
谈到3D视觉技术未来的商业化前景 , 陈凌表示 , 长期以来计算设备经历了从服务器到PC端 , 再到手机的进化历程 , 而在未来 , 可以使真实世界与数据世界进行有机叠加的AR、VR眼镜会是新的计算终端 。
“现阶段只是3D视觉技术普及的一个起点 , 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 无论是偏消费端的手机应用 , 还是专业级的行业应用 , 都需要逐步地去实现 。 ”陈凌说 。
同时陈凌也坦言 , 目前技术落地依然受限于生态的发展 , 例如显卡的处理速度就会大大制约3D影响的呈现效果 。 因此他表示 , 无论是从底层平台的构建完善 , 还是到第三方应用的开发设计和落地 , 以及整个生态圈的建立与完善 , 都在经历2D到3D视觉的转型阶段 。
“大家的共识是 , 从一个中长期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 , 3D结构光技术的应用普及将是必然的 。 ”陈凌说 。
近日 , 螳螂慧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螳螂慧视”)也完成了1.38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 由商汤国香资本(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领投 , 文兴盛世与普陀科投跟投 , 原股东Mantis Vision参与本轮投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