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借区块链之名炒作行骗值得警惕
从幕后走到台前 , 区块链技术火热背后 , 另一场“盛宴”却在暗流涌动 。 炒作数字货币“割韭菜”、发行毫无价值的“空气币”、打着区块链旗号传销诈骗……借区块链之名的招摇撞骗大有抬头之势 , 有关专家指出 , 监管也要与时俱进 。
披“区块链”外衣炒作数字货币
“真是半年不开张 , 开张吃半年”……最近 , 沉寂大半年的一些炒币微信群再度活跃起来 , 群里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行情 , 跃跃欲试的表现与几个月前销声匿迹迥然不同 。
天津市民刘鹏2014年开始接触并购买比特币 , 经历过多轮市场炒作吸引散户追高后“割韭菜” 。 他说 , 购买数字货币与其说是投资 , 更多时候不过是带着投机心理与风险博弈 , “无论赌输赌赢 , 最终大多只剩一地鸡毛 , 真正赚钱的寥寥无几 。 ”
10月25日 , 每枚在8000美元上下徘徊多时的比特币突然发力 , 至26日一举突破1万美元大关 , 最高涨幅超过30% 。
截至11月18日12时 , 比特币总市值超过1545亿美元 , 这一体量完全可与一家知名上市公司匹敌 。 但备受质疑的是 , 除暴涨暴跌带来投机炒作 , 实际应用迟迟未见 。
再度开始活跃的还有发币公司以及币圈自媒体 。 近期 , 一些非法发币机构身处海外 , 利用社交软件推销代币 。 “他们宣称‘数字货币就是区块链’ , 这其实是对区块链技术的有意曲解 。 ”专家称 。
针对网传人民银行已发行法定数字货币 , 11月13日央行专门在其官网辟谣 , 人民银行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 , 也未授权任何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 人民银行从2014年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 , 目前仍处于研究测试过程中 。
区块链成了传销诈骗“招牌”
区块链技术的火热 , 也让一些假借区块链之名、行传销诈骗之实的恶行死灰复燃 。
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长郭宇航告诉采访人员 , 最近他在中部某省调研时 , 该省金融部门官员透露 , 当地已累计查处40多起打着区块链旗号的非法集资案件 , 最严重的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0多亿元 。
不久前 , 一款自称“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运动App被湖南长沙市有关部门立案调查 。 该软件被指为“典型的金字塔传销模型” , 是传统传销手段结合“区块链”“大健康”等新概念的结果 。
类似案件今年以来呈多发态势 。 江苏省苏州市、盐城市等多地破获以区块链名义实施的诈骗案 。 湖南省衡阳市警方今年5月破获一起诈骗案 , 作案团伙以区块链为噱头 , 发行没有价值的“空气币” , 募集到价值近3.5亿元的以太坊 。
在曝光的假借区块链传销、集资诈骗的案例中 , “拉人头”的特征十分明显 。 他们往往利用大众不熟悉区块链但听说过比特币“造富神话”的心理 , 为非法行为披上“时髦”外衣 , 承诺低投入、高收益 , 发展下线回报更高 , 不明真相者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
行业专家称 , “空气币”尽管可能真的用了区块链技术 , 但发行目的却描绘得过于宏大 , 如“人类健康”“重构商业模式” , 几乎不可能实现 。 一旦投资者入套 , 资金积累到可观数量 , 项目发行方就有很大概率跑路 , 投资者血本无归 。
当前 , 不少上市公司有意搭上区块链这班快车 。 据统计 , 3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 , 超过500家自称同区块链有关联 , 但真正披露具体区块链业务内容且属实的只有不到40家 。 “蹭热点”现象十分突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