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洲地产平衡中的挑战( 二 )
今年上半年 , 长三角区域仍然是禹洲地产销售布局的“主力军” 。 期内 , 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等11个城市共贡献合约销售金额达196.6亿元 , 占总合约销售金额的69.04% , 这一比例在去年同期为48.88% , 今年同比增长约20.2个百分点 。
受规模扩张的需要 , 禹洲地产的新增土地储备正在逐年增长 。 近五年来看 , 禹洲地产2014-2018年的新增土地储备分别为100.61万平方米、102.41万平方米、264.77万平方米、379.35万平方米和540万平方米 , 新增土储自2015年起增长态势显著 。 半年报显示 , 禹洲地产于今年上半年新获得14幅地块 , 地价总共约141.3亿元 , 权益总建筑面积约为153.44万平方米 。
值得注意的是 , 2018年上半年 , 禹洲地产耗资55.24亿元 , 新增权益土储121.67万平方米 , 平均楼面价仅为5297元/平方米 。 而今年上半年 , 禹洲地产的新增土储平均楼面价已经增至11106元/平方米 。 同时 , 根据相关机构数据显示 , 上半年禹洲地产的新增货值由去年同期的75位升至36位 。 综合来看 , 禹洲地产的拿地成本及拿地力度均有增加 。
截止2019年上半年末 , 禹洲地产土地储备的总可供销售建筑面积约1918万平方米 , 较2018年末进一步增长 。 总可售货值超过3400亿元 , 其中80.1%位于一二线城市 , 平均土地成本5580元/平方米 。
从公司土地储备倍数来看 , 禹洲地产的这一指标在近五年一直呈下降趋势 , 从2014年最高的7.23倍降至2018年最低的4.69倍 , 虽然2019年上半年禹洲地产购入多宗土地 , 但土地储备倍数约为10.35倍 , 较去年同期减少5.3% , 土地储备并不算充足 。
从存货的去化水平来看 , 禹洲地产2013年-2015年的“存货/平均预收账款”指标数值较大 , 公司去化压力较大 。 2016年有所下降 , 快速去化初见成效 。 2018年受存货的增加及平均预收账款同比变动较小的影响 , “存货/平均预收账款”指标增至3.79 。 截至今年上半年 , 禹洲地产“存货/平均预收账款”为4.6 , 同比增长30.7% , 去化压力有所增加 。
禹洲地产的预收账款周转率在近五年来基本稳定 , 除了在2016年下降到近五年的最低值1.30之外 , 其余年份基本围绕在1.90上下波动 。 2018年 , 禹洲地产的预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达到近五年的最高值2.02 。 今年上半年 , 禹洲地产的预收账款周转率为0.88 , 同比增长2.3% , 收入结转效率进一步提高 。
杠杆水平上升
禹洲地产的杠杆水平自2017年之后开始出现明显的上升 。 数据显示 , 截至2019年6月末 , 禹洲地产总负债为1203.88亿元 , 较2018年底的936.33亿元增加28.6% , 其中有息负债555.16亿元 , 较2018年末增加27.2% 。 今年上半年 , 禹洲地产调整后的资产负债率为82.52% , 较年初增加约3.7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72.7% , 较年初增加约5.7个百分点 。
同时 , 禹洲地产今年以来还进行了多次发债融资 。 今年1-3月 , 禹洲地产发行了50亿元的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 年利率8.5%;还发行了三期额度为5亿元美元的优先票据 , 折合人民币超过100亿元 , 利率分别为8.625%、8.5%和8.5%;4月发行票面利率6.5%的20亿元五年期公司债券 , 及票面利率7.5%的15亿元的五年期公司债券;7月初 , 禹洲地产增发了4亿美金票据 , 与2016年10月发行的2.5亿美金7年期息率为6%的票据合并成一期 。 而最近一笔融资为10月30日 , 禹洲地产发布公告称于2024年到期金额为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将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 票面利率8.375% 。
频繁融资导致禹洲地产的加权平均融资成本有所升高 , 今年上半年为7.47% , 而去年同期仅为6.52% 。
截至今年6月 , 禹洲地产的现金及银行结余(包含受限制现金)约为389亿 , 较去年同期上升 32.95% 。 调整后的现金比率为0.56 , 较去年同期增长27.3% , 现金较为充足;调整后的速动比率为0.86 , 较上年末的0.89下降3.4% , 短期偿债能力略有下降 。
另据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投资协会、第三方绿色评级机构标准排名和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旗下《财经》杂志联合调研编制的《2019中国房企绿色信用指数TOP50报告》 显示 , 禹洲地产并未上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