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读后感1000字高中 茶馆读后感1000字


【茶馆读后感1000字高中 茶馆读后感1000字】读完了《茶馆》 , 今天还看完了1997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茶馆》话剧表演 。
书的封皮上面写的是“描绘一段历史 , 写活一个时代” , 这句话应该是对老舍作品的最好 描述吧!
《茶馆》以维新运动失败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这段时间为背景 , 以茶馆的兴衰变化为明线 , 以中国维新变法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局变化为暗线 , 描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变化以及社会的发展与动荡变化 。没有惊心动魄的 语言 , 也没有浓墨重彩的描绘 , 只是通过简单的人物对话来展现时代特征 , 从喝茶人的嘴中了解事情的发展 , 更加有说服力 。
作者深刻地刻画了那个时代的北京 , 展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和人物特色 。个人的微渺和时代的壮阔相比之下显得微不足道 , 而茶馆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是某一类人的缩影 , 一个小小的茶馆是那个时代的折射与投影 。
茶馆作为一个鱼龙混杂各色人物的聚集地 , 从他们的日常对话中可以可以看出时代变迁 , 体会到北京人的性格 , 感受时代对每个人的影响 , 还有中国历史命运的起伏变化 。
第一幕中刘麻子贩卖人口 , 把康顺子倒卖给庞太监做媳妇 , 趁机发财的事 , 令人气愤 , 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混乱与经济的破败 。乡下贫农卖孩子的不在少数 。改良并没有成功 , 但中国的改良势在必行 。
做了一辈子顺民 , 辛辛苦苦经营茶馆的茶馆老板王利发 , 最后的结局是被时局所迫而上吊自杀;正直耿毅的常四爷自食其力 , 凭良心干了一辈子 , 最后落得个卖花生米的下场;还有变卖了所有财产 , 一心搞实业救国的维新资本家秦仲义 , 最后他的所有机器被日本人收了去 , 当成废铜烂铁卖掉 , 最后被生活所迫 , 说出“你应该劝告大家 , 有钱哪 , 就该吃喝嫖赌 , 胡作非为 , 可千万别干好事!”而皇上、太监、贩卖人口的刘麻子这一类人却活得有滋有味的 , 让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人流落街头、上吊自杀 , 让实业救国的资本家为生活所迫 , 让只想好好活着 , 只想吃窝窝头的人心生悲凉 , 走投无路 。话剧最后一幕中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三人的对话以及怕自己死后没人管而提前撒纸钱的一幕令人感慨颇多 , 心生悲凉 , 暗暗感叹好人老实人怎么就落得个这样的下场呢?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一个欺软怕硬 , 欺负老实人弱势群体的年代 , 一个想要事业救国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年代 , 维新运动改良、抗日战争给人们造成的影响 , 或许就是老舍要反映的那个时代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吧!
相比那个时代 , 我们生活在一个较为安稳富足的时代 , 也有很多发展的机遇 , 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生活 , 还有发达的物联网 , 给人们带来富足的生活 , 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缺乏物质 , 相反 , 我们最贫穷的 , 是精神土地的贫瘠与匮乏 , 何时我们能拥有一个物质与精神双重丰富的世界 , 就是我们最幸福最值得骄傲的时代了!
2018年1月28日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