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
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最精美的配图

文章插图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摘自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
元稹这首诗,和他纷乱的一生一样,充满了争议 。许多人都认为,这首诗是元稹悼念爱妻韦丛的,但从没有任何确凿史料记载过 。
相反,因为《离思》有五首,从其他四首来看,写给崔莺莺的可能性更大 。关于这一点之前就讲过,所以不再赘述 。
今天,我们专讲元稹谜一样的一生,这会很有趣 。因为在元稹身上,发生过太多不按常理出牌的事情 。
首先还是从崔莺莺开始说,这个王府小姐大家耳熟能详,在戏剧话本中,是典型“痴心女子负心汉”的主角 。
所以第一个谜就是,既然元稹是“负心之人”,为何还要“自黑”成传《莺莺传》,把这件事告诉天下人呢?

文章插图
要知道《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可是唐人传奇的名篇,流传度甚广,后来的《西厢记》也是以元稹自传为蓝本 。
想要解释这个问题,还得从元稹早期的经历讲起,其实元稹身出北魏拓跋部,本是贵族,只是父亲死得早,后来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清贫穷苦,也没钱读书,幸亏元稹的母亲是大家闺秀,亲自教元稹识文断字,熟读经卷 。
一个人如果一直穷,他不会有太强的争胜心,就怕曾经富过,风光无限过 。
所以元稹15岁就去考了明经科,擢第 。古人有句俗语:30老明经,50少进士,所以在排资上,进士是瞧不起明经的,哪怕是同进士出身,官格也比明经高 。
遗憾的是,想出人头地的元稹此后一直无官,闲了6年才分配,出任蒲州河中府 。可当时蒲州不太平,经常打仗,所以在崔家的帮助下,他把自己母亲从老家接来,得到了崔家的庇护 。
一来二去,元稹就和崔莺莺熟悉了,并产生了感情 。

文章插图
贞元十八年,元稹第二次参加贡举,次年与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入秘书省任校书郎 。也就是在这,他和元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但是元稹门第不高,依旧得不到重视,也没办法转回蒲州去,不像电视里演的状元、榜眼衣锦还乡之类,其实中第等封是所有官员最难熬的时间,有的可能要等几十年 。
所以元稹决定结婚,娶了韦夏卿之女韦丛,这一点和李白的经历很相似 。韦夏卿时任太子少保,那可是省部级官员 。
权衡之下,元稹离开了崔莺莺,所以元稹自传《莺莺传》,多少也是因为心里愧疚 。
就这样,3年之后元稹和白居易再次同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获官左拾遗,有了奏疏谏言之权 。
按理说,现在他只是个从八品的官,像白居易一样,好好交点朋友,韬光养晦,他日必平步青云 。
可元稹偏不,三天两头就给唐宪宗上书,先论“教本”,再言“谏职”,后问“迁庙”,甚至谈论起西北边事,顺便还弹劾了一帮贪官污吏 。
于是,他得罪了权贵,只干了5个月就被贬为河南县尉 。

文章插图
还有一点必须得提的是,此时元稹曾旗帜鲜明地支持裴度,这和他后来的命运息息相关 。说起来,裴度还是他的亲戚,因为元稹的丈母娘就出身“河东裴氏” 。
- 为什么懂事的孩子大多不幸福
- 奥铃大黄蜂玉柴260马力油耗
- 红茶的十大名茶有哪些 比较有名的红茶有哪些
- 大众途锐气门响是怎么回事
- 野钓用多大海夕鱼钩 海夕鱼钩如何选大小
- 龟背竹 多大盆 龟背竹一盆养几棵好
- 淘客补单淘 淘大客补单真实吗
- 四大名枞是哪四个 肉桂 四大名枞是哪四个
- 牡丹鹦鹉从小养大还是不听话 牡丹鹦鹉怎么养才听话
- 华人首富李嘉诚御用风水师 李嘉成风水大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