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诉讼时效 :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2、最长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 。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 , 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有特殊情况的 , 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
【法律依据】

文章插图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 ,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 , 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 , 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 , 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 ,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总则》将于2020年12月31号失效)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 , 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 , 依照其规定 。但是 , 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 , 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 有特殊情况的 ,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 哪几种人可作为签订合同的当事人
- 当事人对建设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有争议的如何处理
- 签订书面合同何时合同成立
- 离婚民事诉讼法院开庭程序 离婚案件开庭程序
-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
- 轻伤民事诉讼期限 造成轻伤
- 赡养纠纷是否为必须到庭当事人
-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怎么提供证据
- 什么犯罪能提起刑事自诉
- 民事诉讼赔偿地点的规定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