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与科技融合渐成趋势,新秀实地集团初显峥嵘( 二 )

与不少企业将科技视为主业的一剂“调味品”不同 , 实地集团自成立之日起 , 地产业务和科技业务就被放置在重要战略地位 。 不但打造住宅产品 , 它还不断用科技创新社区服务 。

类似于SEED AWARD这样的赛事也只是实地集团科技创新文化延伸的一个侧面 。

实地近年已布局了智慧家居、社区健康等智慧生活业务 。 2018年 , 实地集团推出了智慧人居生态系统 。 该系统通过会员体系打通从地产、物业到健康、零售 , 甚至第三方等业务信息流 , 建立统一的云平台 , 与用户互动 , 掌握动态数据 , 不断迭代产品、优化服务 , 构建覆盖家居、社区、城市的智慧生活版图 。

继实地集团智能样板房在惠州、太原等地相继亮相后 , 2019年8月 , 公司在实地永川·蔷薇国际项目率先落地国内首个全场景智慧社区 。

智慧人居小试牛刀

在科技赋能房地产已不是房企发展的新事物的背景下 , 实地集团又是如何赢得自身的发展契机呢?

罗剑威在接受采访之际坦言 , 实地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方面 , 公司及早布局、顶层设计、生态运作 , 建立起完整的链路;另一方面 , 有别于其他房企在地产项目基础上通过后端嫁接的服务模式解决生活便利性的做法 , 实地集团在项目规划之初 , 就将相关技术、产品提前置入 , 与项目前期规划融合 , 后续则通过软件升级、模块更换等来持续更新、迭代 。

这带来的一个直观的结果便是 , 实地集团能发掘用户需求 , 精准解决用户的痛点 , 较好地克服地产企业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产与科技流于两张皮、场景与科技未发生融合这一共性难题 。

对照近年的人居环境变迁来看 , “一二线城市在往外扩张的过程中 , 一方面 , 小区配套没跟上;另一方面 , 住户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多 , 养老、社区医疗、学龄前教育、生鲜零售等随之而来的问题都有待解决 。 ”罗剑威表示 , 大数据显示 , 业主在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是小区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的问题 。 这既是智慧社区落地的痛点也是亟待解决的刚需 。 智慧社区的打造必须首先解决这些刚需问题 。

而解决这些痛点 , 需要依托的正是科技的力量 。 但这并不等于黑科技的简单叠加 , 而是利用5G、AI等技术来解决用户痛点 。 在罗剑威看来 , 这既是房企构筑综合竞争力护城河的关键 , 也是房企未来发展的方向 。

“不是说房企应用了科技就能带来利润的提升 , 只是说科技是赋能地产的手段 。 而消费者也在逐渐认可这个事情 。 ”罗剑威补充解释道 。

以实地永川·蔷薇国际项目落地的全场景智慧社区为例 , 它通过自行研发的Delight智能物流机器人与Bingo家用健康服务机器人等设备 , 在业界首次将家居与户外社区智慧生活场景打通 。

简言之 , 通过联动智能家居设备、智能机器人、社区物流系统、配套商业服务的高效协同调度与数据互联 , 不同需求和年龄层的用户只要入住该项目 , 就能获得对应的个性化的全场景智慧生活解决方案 。

类似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还有不少 。 诸如 , 解决“最后500米”物流痛点的Delight智能物流机器人、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健康管家服务的智能微诊室、打通线上线下多维数据的种子集市……罗剑威提及实地集团在“智能+”方面的持续探索 , 如数家珍 。 这些产品既有对原有配套设施的升级改造 , 也有新的技术产品创新 。

具体到市场布局来看 , 实地集团从中山、遵义等城市起家 。 直到2015年 , 实地集团才回归广州 , 但耗时不足半年 , 便将黄埔区长岭居板块5宗地收入囊中 , 成为板块内大地主 。 截止到2019年6月 , 实地集团已布局全国6大城市群 , 覆盖27大城市 。

言及公司在智慧人居方面的持续创新及业务拓展方面的节节高升之势 , 罗剑威面色平静 。

他把公司快速成长的关键因素总结成三点 , 即产品竞争力强、注重客户体验、科技的全场景应用落地 。 这背后正是公司“满足人们对于美好居住的向往”的初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