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业名邦:微支点下的救命稻草
----景业名邦:微支点下的救命稻草//----
"multi_version":false
\"阿基米德说 , 给我一个立足点 , 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 , 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 这句至理名言被世人奉为经典 。 而在现实之中 , 有一家叫做景业名邦的企业 , 带着仅十几亿的营收规模 , 撬开了香港上市的大门 。
然而 , 与不日迎来上市成功喜讯相反的是 , 房二代景业名邦用微支点撬动“地球”背后 , 是其资金压力巨大的泥潭 , 更是不算好走的未来路 。
融资的救命稻草
2018年以来 , 地产行业调控趋严 , 金融环境仍没有放缓迹象 。 在此背景下 , 一批内地小房企加速上市 , 以此来缓解资金危机 , 并寻求资本市场力量来扩张业务 。 继新力控股、天保集团之后 , 景业名邦在递交招股书5个多月后 , 终于一脚踏进港交所的大门 。
据港交所11月15日消息 , 景业名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的上市聆讯 , 星展银行担任其独家保荐人 。 通过聆讯 , 这就意味着景业名邦不日将登陆港交所 。 58安居客首席分析师张波亦表示:“在融资不利的情况下 , 不少中小房企将上市视为融资的‘救命稻草’” 。
不过 , 上市融资 “这稻草本身也并非含金量十足 , 不少企业往往定价偏低 , 直接影响到实际融资效果” , 张波说 。
实际上 , 这家企业与雅居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据招股书显示 , 景业名邦的执行董事兼主席及最终实际控制人为陈思铭 。 显而易见 , 景业名邦背后站着的 , 是陈思铭;而陈思铭背后站着的 , 是雅居乐董事会副主席陈卓贤 , 陈思铭是陈卓贤的长子 。
背靠雅居乐这个“大树” , 景业名邦得到不少帮助 。 如富力张力之子张量一样 , 陈思铭的第一笔创业启动资金 , 正是来自于“家庭资源提供” 。
除财务支持外 , 景业名邦有不少高管也是从雅居乐调任而来 。 根据招股书显示 , 景业名邦董事会共有9名成员 , 包括6名执董和3名独立非执董 。 董事会副主席兼执行董事刘华锡是雅居乐老将 , 曾任雅居乐集团副总裁 。
招股书还显示 , 执行董事兼总裁郑红曾任雅居乐地产总裁助理和番禺雅居乐总经理;执行董事吴新平曾任雅居乐地产工程中心总经理;执行董事郭双曾任雅居乐集团区域总裁;执行董事韦妙嫦曾在雅居乐集团多家公司负责财务审计工作 。
景业名邦的4名高管中 , 除财务总监刘华强外 , 副总裁谭玉杏、蓝炽源 , 副总经理兼公司秘书卫静心也均有雅居乐从业经历 。
微支点撬动地球
如年仅只有30岁的陈思铭一样 , 景业名邦号称“最年轻上市房企” , 成立至今不过短短7年光景 。 据公开资料显示 , 景业名邦总部位于香港CBD铜锣湾时代广场 , 业务主要分布在广州、海南、香港等城市 , 未来开发的土地资源集中在广东、海南、云南及湖南等四省 。
景业名邦项目开发经验 , 以及规模尚属年轻 , 储备项目资源亦有限 。 至今为止 , 景业名邦拥有30个物业项目 , 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 , 其中20万平米的可供出售或出租的已竣工物业、90万平米的在建物业及190万平米的持作未来开发物业 。 这一规模 , 在地产行业显得十分“迷你” 。
对此 , 景业名邦也在招股书中直言 , 近年来正在急速发展 , 所处位置优越且成本在商业上可接受的待开发土地供应非常有限 。
有限的30个项目中 , 景业名邦的业绩几乎全靠广州的景业荔都和海南的景业清水湾两个项目撑起 。 招股书显示 , 2016年 , 广州的景业荔都一期、海南的景业清水湾3号一期与二期共获得收益约6.25亿元 , 占当年总收益的97.5% 。
2017年 , 景业荔都一期、景业清水湾3号一期与二期共获得收益约7.83亿元 , 占当年总收益的93.46%;2018年 , 景业荔都一期和景业清水湾3号一期、二期及三期共获得收益约12.46亿元 , 占当年总收益的93.74%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