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业名邦:微支点下的救命稻草( 二 )
在已经上市成功、营收规模近百亿的中小房企新力面前 , 景业名邦的营收规模更是少得可怜 。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 2019年上半年 , 景业名邦实现收益7.62亿元 。 期内 , 景业名邦录得溢利1.81亿元 , 毛利3.96亿元 , 毛利率为54.8% 。
而2016年至2018年 , 景业名邦分别实现收益6.41亿元、8.38亿元、12.49亿元;实现溢利8450.7万元、8607.8万元、3.82亿 , 毛利率分别为26.0%、36.4%、40.4% 。
因而 , 表面繁荣的是:房二代景业名邦 , 背靠雅居乐这棵大树 , 以“微支点”撬动了“地球” , 打开港交所的大门 。 看似繁荣背后 , 却是残酷的现实:在金融监管趋紧、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 , 景业名邦正陷在现金流紧张、基本面堪忧的泥潭 。
事情当然是环环相扣的 。 业内认为 , 景业名邦基本面堪忧、现金流紧张的现状 , 导致其较难通过银行贷款 , 为其土地收购和未来房地产开发获得足够资金 。
令人堪忧的基本面
如多数中小房企的命运般 , 景业名邦的处境真的不算好过 。
景业名邦酒店运营、物业管理业务不尽如人意 。 招股书显示 , 景业名邦酒店运营业务毛利于2017年年度录得亏损1889.2万元 , 物业管理业务毛利更是连续三年亏损 , 累计超过212.7万元 。
景业名邦方面表示 , 公司的酒店营运分部于2017年录得亏损 , 主要是因为位于从化的卓思道温泉度假酒店开业 , 而2018年借助平均房价和入住率的抬升 , 该酒店的业务回暖 , 其毛利也逐渐增加 。
景业名邦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 2016-2018年末 , 以及2019年上半年 , 景业名邦总借款分别为7.33亿元、11.22亿元、7.58亿元及16.68亿元 , 总借款的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也由2018年的5.74%上升至2019上半年的7.45% , 2019年上半年的年内即期还款部分已经高达7.77亿元 , 同比大幅增长76.73% 。
尽管有雅居乐提供财务资助 , 景业名邦仍然经历了负债过山车 。 2016-2018年末 , 以及2019年上半年 , 景业名邦对应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1066.4%、306.2%、116%、200.7% 。
合约负债方面 , 于2016年、2017年、2018年12月31日 , 景业名邦分别为433.9百万元、1407.4百万元、2238.8百万元 , 逐年攀升 , 年增长率分别为224%、59% 。 截止2019年4月30日 , 景业名邦合约负债额依然居高 , 为2082.1百万元 。
景业名邦的现金流情况也不容乐观 。 据招股书显示 , 截止2018年年末 , 景业名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2.56亿元、2.98亿元、2.19亿元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连续两年为负 , 分别约-2.7亿元、-2.10亿元 。
景业名邦在招股书上表示 , 如果上市成功 , 募集的资金将有三大用途 , 一是现有项目的开发资金 , 二是土地购买 , 三是一般运营资金 。
景业名邦亦承认 , 因资金有限 , 如出现土地成本大幅上涨 , 将无法与财务资源更丰厚的其他物业开发商展开竞争 。
“土地、资金不亚于粮食、弹药 , 要配备充足 , 方能大概率打赢胜仗 。 民营房企在融资困难时期要降负债降杠杆 , 以加速现金流回笼为准绳 , 否则 , 将看不到曙光到来 , 会被市场淘汰” , 某业内人士坦言 。
除此之外 , 广东、海南、云南及湖南的物业限购政策 , 以及其他政策变动 , 也将成为影响景业名邦物业板块营收的一个不确定因素 。 路着实不太好走的情况下 , 未来 , 能否抓住上市这根“救命稻草” , 景业名邦得拿出“真本事”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