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广泛
黄颡鱼分布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南方地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多生活在水库、江河、湖泊、池塘静水或缓流处,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也能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 。
二、食物习性

文章插图
黄颡鱼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在春夏季节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 。
三、摄食习性
黄颡鱼的规格不同食性也不同,体长2~4厘米时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8厘米时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及水生昆虫,超过8厘米时主要摄食软体动物(特别喜食蚯蚓)和小型鱼类,寒冷季节食物中小鱼较多、底栖动物减少,反之小鱼较多、底栖动物增多 。
四、温水鱼类
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最适pH值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毫克/升时出现浮头,低于1毫克/升时会窒息死亡 。
五、生长较慢
黄颡鱼的生长速度较慢,常见个体重200~300克,在自然大水域1龄鱼可长到体长56毫米、体重5.7克,2龄鱼可长到体长98.3毫米、体重20.6克,3龄鱼可长到135.5毫米、体重36.1克,4龄鱼可长到160.1毫米、体重58.2克,5龄鱼可长到177.7毫克、体重81.3克,雄鱼一般较雌鱼大 。
【黄颡鱼的生活习性及特点】六、护幼习性
黄颡鱼有筑巢产卵保护后代的习性,产卵时亲鱼选择具有水草的沙泥质的浅滩建造鱼巢,有几个在一起的,也有几十个成群的,产卵受精于穴内,雄鱼于穴口保护鱼卵孵化,通常守护到仔鱼能自行游动为止(7~8天),此期间雄鱼几乎不摄食,雌鱼产完卵后离巢觅食 。
- 关于保护小草的公益广告语 保护小草公益的广告语
- 谷麦竿的选择 谷麦竿多长合适
- 彼岸花一般开多久 彼岸花能开几天
- 活络面是啥原材料 活络面和饸饹面的区别
- 雄心壮志语录 雄心壮志的座右铭
- 推荐几款口碑最好的大物竿
- 5号白狐钩适合钓多重的鱼
- 桃花眼和月牙眼的区别是什么
- 小青柑的冲泡方法视频 小青柑的冲泡方法
- 抚养费的支付期限是几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