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获支付牌照背后:靠支付业务赚钱难,监管合规需求迫切( 二 )


腾讯11月10日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 , 公司在营收(1423亿元)同比增长13%情况下 , 净利润出现了近10年来首次同比下滑 。 其中 , 第三季度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收入为433.17亿元 , 同比增长30% , 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30%;但该业务的成本也同比增长29% , 达到309.55亿元 。 对此公司表示 , 主要是由支付相关交易金额增长产生的交易成本以及对云计算专业人才和运营的持续投入所致 。 这也意味着 , 该项以支付为主的业务整体毛利率仍不足30% 。
从蚂蚁此前披露的招股书中也可以看到 , 支付业务在蚂蚁作为入口的作用更大 。 其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服务在2020年1~6月的占比分别为35.86%、63.39% , 对应同期营收725亿元 , 与支付相关的收入约为259亿元 。 同期 , 支付宝的净利润仅有3.13亿元 。
“B站不具备微信和支付宝的成本优势 , 经营支付业务成本会更高 。 ”有金融行业人士表示 , 相比盈利方面的考虑 , 当前各大平台揽入支付牌照 , 监管合规的目的更强 。
近年来 , 监管频频强调金融业务持牌经营的重要性 , 今年1月央行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提到 , 对支付机构按照“先证后照”原则 , 强化公司治理要求 , 实施全方位、全流程监管 。 而自2017年起 , 《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的通知》《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聚合支付安全技术规范》等文件先后发布 , 电商平台的“二清”模式(比如客户资金先划转至网络平台账户 , 再由网络平台结算给该平台的二级商户) , 为用户开立具有充值、消费和提现等支付功能的类支付账户的电子钱包业务 , 以及聚合支付等纷纷进入监管视野 。
上述金融行业人士同时表示 , 未来随着数字人民币的进一步推广 ,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收入或将被压缩 , 个人账户重要性降低 , 支付牌照的价值也会随之缩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