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中山大学”号入泊母港 。
广州日报讯 (文、图/全媒体采访人员林霞虹、林欣潼、温翔茵、王文宇)昨日15时许 , 珠海高栏港烽火海洋码头 , 蓝白色船体的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下简称“中山大学”号)在蓝天碧海的背景里 , 安静而优雅地停泊在母港 。 11月28日 , “中山大学”号将开启首次科考任务 , 计划首航南海 , 开展大气、海洋、生物三大领域科学考察 。
为迎接这艘承载了历代中大人深蓝梦想的大船 , 中山大学在码头举行了简洁而庄重的入泊母港欢迎仪式 。 “中山大学”号顺利入泊母港 , 意味着我国排水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综合科考实习船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 执行科考任务 , 成为我国海洋科考“国之重器”的新成员 。 这也是中山大学扎实推进“三大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
“我们全体师生翘首等候、热盼许久的‘中山大学’号完成建造 , 终于在今天回家啦!”中山大学校长高松院士在仪式上激动地说 。
高松说:“这艘世界一流的科考船 , 既是面向全球海域的 ‘海上移动科研平台’ , 也是我们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 ‘海上移动育人基地’ , 还是下一步开展国际海洋科学合作的开放平台 。 对学校而言 , 她是当之无愧的战略发展重器 , 是提升中大海洋学科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 , 当然也承载着历代中大人向海图强的宏大梦想 。 ”
据介绍 , “中山大学”号于2016年6月获教育部批复立项 , 2019年10月在江南造船开工建造 , 2020年8月命名下水 , 2021年6月交付使用 。 2021年11月18日9时正式从江南造船港口出发 , 经过三天的全速航行 , 终于21日9时入泊珠海母港 。 自批复立项至今 , 历时65个月 , 中山大学“乘大船、去深海、做大事”的愿景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
【“中山大学”号将首航南海】“中山大学”号总长114.3米 , 型宽19.4米 , 排水量6880吨 , 续航能力15000海里 , 定员100人 , 拥有约720平方米室内实验室和610平方米甲板作业面积 , 是目前我国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创新设计亮点最多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