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石头坑村装配“最强大脑” 中国联通数字乡村绘新颜

“自从大棚里装上了智能监测设备 , 湿度和温度有‘人’帮忙看着 , 24小时告警 , 再也不用半个钟头就跑一趟看温湿度了 。 ”
“村里不像城市收取快递方便 , 我们的线上快递驿站就可以打通这‘最后一公里’ , 快递到了 , 手机上就会收到提示 , 随时去取 。 ”
经过3个多月的建设调试 , 10月底 , 中国联通在定点帮扶的沽源县石头坑村投建的“数字乡村”正式投入使用 。 平安乡村、便民服务、产业赋能等六大功能模块、32项具体应用 , 通过“数字乡村”这一“智慧大脑” , 助力石头坑村百姓生活实现巨大变化 , 迈过数字鸿沟 , 享受到了城镇居民相同的获得感、幸福感 。
“千里眼”和“顺风耳” 构建农民新生活
“村里一旦出现突发事件 , 系统就能实现及时上报 , 还能查看附近摄像头 , 与现场人员实时视频沟通、决策响应 。 ”驻石头坑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常亚东 , 也是中国联通派出的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的一员 , 他聊起村里的新变化来如数家珍 。 例如 , 为做好疫情防控 , 村里完成了数据智能采集 , 生成了一村一码 , 实现了疫情防控工作安全、高效、无接触 。
为石头坑村装配“最强大脑” 中国联通数字乡村绘新颜
文章图片

“数字乡村”平台打造农民新生活
一台名为“沃家神眼”的“神器” , 正在石头坑村流行起来 。 这是中国联通推出的一款远程监控产品 , 具备不间断录制、回看精确到分秒、一键远程通话等功能 。 有这位“千里眼”相助 , 有效解决孤寡老人的看护问题 , 消解外地务工人员的乡愁问题 , 为村委治理也提供了有力工具 。 目前 , 石头坑村已经布放32个监控点 , 在全部五保户和30%留守老人家中安装“沃家神眼” , 时刻守护着乡村平安 。
除了“千里眼” , 还有“顺风耳” 。 中国联通为石头坑村安装了4个“大喇叭” , 建立起村委与村民的交流通道 , 节省了沟通本钱 , 拉近了干群距离 , 平时能够及时传播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 , 传递农业科技、惠农信息 , 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 发生紧急状况时 , 也能成为处理群体性事件、应急作业的好帮手 。
“晴雨表”和“导航仪” 激活富民新动力
“如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途径是什么?抓手在哪里?数字乡村给了我们一个机遇 。 ”为纾解村里难点痛点问题 , 常亚东带领的帮扶工作队积极开展村民走访、电话询访 , 从分析石头坑村信息化建设现状 , 到制定专属建设方案 , 到搭建软硬件平台 , 再到上门培训 , 一步步探索如何以数字化手段来服务乡里乡亲 。
“用得上”信息服务之后 , 还要“用得好” 。 中国联通在石头坑村投建的蔬菜地窖和温室大棚 , 每年为村经济创收12余万元 , 是当地村经济的主要来源 。 由于存储和种植蔬菜对温度、湿度要求较高 , 中国联通引入物联网技术 , 安装感知探头、摄像头 , 为大棚搭建“晴雨表” , 实现了远端信息采集和控制 , 稳定了创收的来源 。
为石头坑村装配“最强大脑” 中国联通数字乡村绘新颜
文章图片

“数字乡村”平台实时展示种植大棚环境情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通过“数字乡村”平台 , 村里还在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数字化水平和能力 。 发挥平台的农业信息集成作用 , 为农民提供在线培训服务 , 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 可以说 , “数字乡村”是奔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导航仪”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