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电商帮助农民致富、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人工智能应用于城市管理……互联网信息时代 , 科技创新正从各领域、多维度改善我们的生活 , 这与中国近年来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分不开 。 近日 ,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 对接下来的知识产权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 其中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 知识产权保护好了 , 科技创新的动力会更足 。
国家知识产权局调查数据显示 ,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已由2012年的63.69分提高到2020年的80.05分 , 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激发了互联网创新活力 。 近年来 , 科技创新的意愿和能力越来越强 , 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 。 与此同时 , 也产生一些新问题 , 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
例如 , 网剧、短视频等发展壮大 , 广受喜爱 , 但网络空间对视频内容的侵权易发多发 , 抄袭、盗用 , 不一而足 , 难以监管 , 倘若放任自流 , 势必对营商环境造成损害 , 令原创者心寒 。 回应公众关切 , 应对信息时代各种侵权行为发生快、证据易灭失等难题 , 亟须与时俱进加强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
针对新兴领域出现的问题 , 《规划》提出多项举措:“统筹推进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垄断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 。 ”“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研究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 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 。 完善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 ”“完善体育赛事节目、综艺节目、网络直播等领域著作权保护制度 。 ”
新领域需要新规则 , 新业态呼唤新机制 , 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的一系列举措 , 为相关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 “万物上云”催生许多新产品新服务 , 如智慧医疗、线上办公等 。 在《规划》护航下 , 这些创新成果将得到更好保护 , 产业发展会更加规范 , 这将有效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 更好惠及社会大众 。
【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应当看到 , 互联网平台不仅仅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受益者 , 也应自觉承担起保护平台用户知识产权的责任 , 积极配合《规划》 , 更新技术手段 , 对侵权行为及早发现、及时处置 , 助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各环节 。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 随着《规划》的落地施行 ,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愈加健全 , 相信各领域的创新创造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