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全文( 二 )


(二)病理改变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呈簇状脱落、上皮细胞化生、固有层粘膜细胞充血、水肿伴单核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 。重症肺炎可发生弥漫性肺泡损害 。合并脑病时出现脑组织弥漫性充血、水肿、坏死 。合并心脏损害时出现心肌细胞肿胀、间质出血 , 淋巴细胞浸润、坏死等炎症反应 。
四、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潜伏期一般为1-7天 , 多为2-4天 。
(一)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 , 体温可达39-40℃ , 可有畏寒、寒战 , 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 常有咽喉痛、干咳 , 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 。颜面潮红 , 眼结膜充血 。
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 , 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 。
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 , 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 , 全身症状好转 , 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
(二)并发症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 , 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 。
1.肺炎
流感并发的肺炎可分为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或混合性肺炎 。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 , 或在流感恢复期后病情反而加重 , 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 , 肺部湿性罗音及肺实变体征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 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为主 。
2.神经系统损伤
包括脑炎、脑膜炎、急性坏死性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等 。
3.心脏损伤
心脏损伤不常见 , 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 。可见肌酸激酶升高、心电图异常 , 重症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 。此外 , 感染流感病毒后 , 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相关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 。
4.肌炎和横纹肌溶解
主要症状有肌痛、肌无力、肾功能衰竭 , 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急性肾损伤等 。
5.脓毒性休克
表现为高热、休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 。
(三)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 重症病例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 。
2.血生化: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升高 。
3.病原学相关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流感病毒核酸 。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 , 且能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 。
(2)病毒抗原检测(快速诊断试剂检测):快速抗原检测方法可采用胶体金和免疫荧光法 。由于快速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 , 因此对快速抗原检测结果的解释应结合患者流行病史和临床症状综合考虑 。
(3)血清学检测:检测流感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 。动态检测的IgG抗体水平恢复期比急性期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 。
(4)病毒分离培养: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流感病毒 。在流感流行季节 , 流感样病例快速抗原诊断和免疫荧光法检测阴性的患者建议也作病毒分离 。
(四)影像学表现
并发肺炎者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内斑片状、磨玻璃影、多叶段渗出性病灶;进展迅速者 , 可发展为双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变 , 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