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代码里隐藏“猫鼠游戏” 公司数据合规到底难在哪( 五 )
游云庭介绍 , 这是他在《数据安全法》生效后两三天遇到的真实经历 。 他认为 , 这说明相关的监管部门不能说没有准备 , 而是新法生效后 , 一下子涌现那么多企业需要办理数据合规的相关业务 , 他们受理不过来 。 “他们也不会去接(企业)锅的 , 万一你(企业)这些数据有问题呢?”
企业要有国家安全思维
那企业该如何做到合规经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方禹向新京智库表示 , 企业首先要强化数据合规意识 。 《个人信息保护法》所构建的很多规则 , 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企业进行“补课” , 过去“重发展、轻保护”的经营思路需要做较大调整 , 而调整的起点就是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形成和强化 。
“还要持续合规” , 方禹说 , 个人信息保护本身具有动态性 , 合规也是一项持续性动作 , 企业确定个人信息保护总体框架后 , 需要结合技术发展、业务变化等持续开展合规工作 , 以符合个人信息保护的安全状态 。
从技术操作层面而言 , 刘文印建议 , 企业需要优先梳理、盘点自己的数据资产 。 首先要知道自己都有什么(数据) , 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和合规的策略 。 同时 , 通过合规性检测来确定自身的问题点 , 然后再制定适当的、有效的治理手段和风险管理方式和目标计划 , 从而有效执行实现合规化 。
“网络安全治理和风险管控每一个步骤都是为了减少安全威胁” , 刘文印认为 , 企业经过有效的梳理后进行集中治理并定期不断循环升级 , 从而形成一种生态模式 。 网络安全的链条很长 , 主要涉及三个要素 , 即人员、流程和技术 。 因此 , 企业在培训和优化流程时 , 也需要在技术上提高 , 特别是着重提高可以优化、减少人员犯错流程的技术和能自动执行合规的技术 。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 , 索信达的数据治理专家魏强向新京智库表示 , 需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体系 , 明确工作职责 , 规范工作流程 , 完善IT系统 , 设计并实施覆盖个人信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护策略 , 需要从敏感个人金融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使用、删除、销毁等处理的整个过程采取措施进行全生命周期的保护 。 “比如遵循明确和最小必要原则对个人信息收集进行规范;采用加密等安全措施传输和存储个人敏感信息 , 避免泄露等” 。
王岩飞认为 , 做好新时代下的数据合规 , 企业还需树立两种思维 。 首先是树立国家安全思维 , 这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 但是大部分企业都没有 。 因为平台企业采集的信息 , 不仅包括用户个人信息 , 还可能包括天气、地理等数据 , 只有树立了国家安全思维 , 才能在数据出境工作中不踩国家安全“红线” 。
其次是树立刑事风险的思维 。 很多企业家可能都会想 , 如果可以赚10亿元 , 但只罚3000万元 , 那他就愿意去冒违法的风险 。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 , 就是《刑法》中有好几个涉及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的罪名 。
有些违法行为可能就不只是罚钱了事 , “我们去年接手的几起刑事案件 , 就是金融企业各板块的员工相互导数据 , 他们完全没有意识 , 认为这是合理的” , 王岩飞说 。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向新京智库表示 , 企业在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 , 包括《数据安全法》的过程中 , 需要有一定的意识 , 即促进统一的执法标准的形成 , 比如一些指导性意见或行业准则的出台 。 这样才能使得大家在一个“水位线”上 , 在同等的、合规的标准上来展开竞争 ,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 “特别是在个人信息保护的合规监管力度、标准的拿捏上 , 是不是能够实现一体的、统一的执法标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