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元宇宙的虚拟主播们( 二 )


越来越的人通过 V皮出现 , 有趣的 VTuber也就越来越多 。
其次 , VTuber也同样符合了当下观众更多元化的审美 。 过去数十年间 , 互联网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 不同文化在国界间的流动 , 让更多人愿意去接受不同的审美观念 , 也让原本被现实世界束缚住的审美标准 , 向赛博世界的标准延伸 。 许多 VTuber的形象设计 , 既保留了创作者原本自身的性格 , 也加入了 V 圈自身的美学特色 。 这种做法 , 既拓展了创作者对于自身的认知 , 也契合观众的喜好 。

Diss元宇宙的虚拟主播们

文章图片
图6/13

同样重要的还有 , V皮是对创作者和观众的双重保护 , 让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健康 。 虽然永不塌房还有点难 , 但 VUP 在安全性上又确实有系统性的优势 。
在真人偶像的世界中 , 偶像有在舞台上的形象 , 也有在私下的个人生活 。 但是这两者往往被许多人混为一谈 。 有的人会错误地认为 , 既然消费者为粉丝在舞台上花了钱 , 那么他们也有权窥探偶像的私生活 , 进而产生了私生、跟踪等一系列恶行 。
但在 VUP的世界中 , 人们已经达成共识 , 即 VUP客观上是由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虚拟形象和中之人共同构成的 。 但V圈有个强大的文化传统 , 即“我喜欢的是VUP , 不是中之人” 。
关注、挖掘中之人的信息 , 也就是所谓的“开盒” , 是不道德的行为 。
V皮因此成为了中之人与观众之间的一道缓冲 。 如同一位 B站 UP主在专栏文章中所写的那样 ,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虚拟形象 , 然后我们进行互相交流谈心 , 不用担心自己长的丑而交不到朋友 , 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纯粹的变成了性格上与灵魂上的交流 。 ”

Diss元宇宙的虚拟主播们

文章图片
图7/13

多元、亲民、安全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 , VTuber成为了一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新媒介 , 并开始被运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 。
受到历史发展的影响 , 最开始人们还是把虚拟形象局限于偶像领域 。 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娱乐业界——V 圈的文化发源地——就是这样做的 。
1982年动画《超时空要塞》中首次出现了一个以动画形象出现的偶像林明美 。 在动画之外 , 制作方也为她策划了一系列偶像活动 , 发专辑、拍写真等等 , 使林明美超出了一个动画人物 , 而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虚拟偶像 。 1989年 , 另一位被取名为方贺唯的虚拟偶像也同样获得了成功 。 他们成为了早期虚拟偶像的雏形 。

Diss元宇宙的虚拟主播们

文章图片
图8/13

但人们也逐渐意识到 , 虚拟形象并不一定要局限于在偶像领域 , 就比如初音未来 。 作为雅马哈公司于 2007年为其音乐制作软件推出的虚拟形象 , 初音未来的本职工作就是为电子音乐提供声音演出 , 因此与其说初音未来更像是林明美那样的偶像 , 倒不如说她就是一位虚拟歌手 。 与初音未来相连的永远不是偶像特有的舞台 , 而是《甩葱歌》《初音未来的消失》《千本樱》这样的名曲 。
很快 , 中国也有了自己的虚拟歌手 , “洛天依”和“言和” 。 B站 UP主 ilem用他们的声音创作了诸如《普通 disco》《达拉崩吧》这样新时代神曲 。 而两位虚拟歌手的高光时刻 , 莫过于在 2017年末江苏卫视的跨年晚会之上 , 洛天依、言和与薛之谦一起共同演绎了《达拉崩吧》 , 成为了当时微博上最有趣的热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