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壤里的氧气够全球人用10万年,提取原理你高中就学过
我们都知道 , 月球没有大气层 , 但这并不代表月球上没有氧 。 例如 , 月壤中就含有45%左右的氧 。 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一位研究者 , 基于我们高中就学到的知识——电解法 , 开发出了从月壤中高效制备氧气的方法 。
撰文 | 二七
审校 | 王昱
在讨论向宇宙进发时 , 月球总是人类移民梦想的目的地之一 。 但想在月球生存下来并不容易 , 在担心月壤不能种菜之前 , 月球基地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氧气 。
我们都知道 , 月球没有大气层 , 想要在月球上生活、工作必须“自带氧气” 。 对载人飞船或是空间站这些载人航天器来说 , 只需要满足几名宇航员的生活需求就可以了 , 氧气需求相对比较容易解决:这些航天器的制氧系统都是类似的 , 根本原理就是我们熟悉的电解水 。
然而如果想要建设月球基地 , 让更多的人生活在月球上 , 甚至把月球建设成“太空驿站”为更进一步的宇宙探索提供补给的话 , 电解水看起来就不太“划算”了 。 尤其是考虑到目前人类使用的化学动力火箭载荷有限 , 要千里迢迢地往月球运水 , 不仅困难 , 还成本极高 。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 还是得从月球自身的资源下手 。
氧气来源
要解决这个问题 , 一种思路是直接在月球上找水:如果能在月球直接获得大量水资源 , 就可以用成熟的电解水技术 , “轻松”提供足够的氧气 。 基于已有的观测 , 目前已经能确认月球两极地区存在水冰 。 尤其是月球南极-艾肯盆地附近地区 , 探测器已经证实这里有大量水冰 。
这样看来 , 电解水似乎依然是个好主意 。 然而问题在于 , 水冰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开采 。 一方面 , 我们对月球上水冰的数量、分布和存在状态还并不完全了解;另一方面 , 根据估计 , 水冰存在的区域温度极低 , 可以达到-150℃ , 甚至低于-200℃ , 无论是想要从这些低温地区稳定地开采水冰 , 还是要把开采的水冰稳定运输到月球基地 , 都颇具挑战 。

文章图片
图2/1
【月壤里的氧气够全球人用10万年,提取原理你高中就学过】相比之下 , 另一种思路是利用月球上更为丰富易得的资源——月壤 。 和地球类似 , 月球最外层也有一圈岩石圈 。 地球上的岩石经过风吹雨淋和生物作用 , 会风化形成土壤 。 而对月球来说 , 由于缺少大气层保护 , 表面的岩石会直接暴露在太阳辐射的“风”和陨石“雨”的轰击之下 , 遭受“太空风化” 。 虽然缺少生物和化学作用 , 但月球的岩石圈也会在太空风化和物理风化作用下破碎成极细的颗粒 , 广泛分布在月球表面 , 厚度可达几米到十几米 , 这就是月壤 。
月壤中的主要成分包括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镁等各种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 。 对月壤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 , 氧元素的质量占总质量的41%~45% , 是月壤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可以说根本不用愁原料来源了 。 但问题在于 , 我们不能直接“吸石头” , 还是要想办法把矿物中紧密结合的氧元素提取出来 , 制备成可供呼吸的氧气 。
月壤制氧
从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中提取氧气的思路有很多 , 各国研究者也曾做过许多尝试 。 例如 , 一些研究尝试用氢气还原月壤中的氧化铁 , 获得液态水 , 再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 。 但这种方法的产量(指提取的氧气重量/作为原料的月壤重量 , 下同)只能达到1%~3% , 同时还只能应用在铁含量比较高的月壤原料上 。 另一种尝试是直接电解熔融的月壤 , 这种方法并不太受月壤成分的影响 , 理论上的产量也可以达到20%~30% , 但需要1600℃的高温使月壤达到熔融状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