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包天,钓到鼋竟然敢网上公开叫卖!是钓鱼人的愚昧还是无知
几经起笔,次次放落,再次提笔,终于行文。钓鱼本是休闲娱乐,国家保护动物必须要我们共同保护,胆敢侵犯,吃不了 兜着走,这是原则,无任何条件可讲。

文章插图
据说,目前的钓鱼人的人数达到了惊人的1.4亿人,而且人数还正在疯狂的增长。虽然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但钓鱼的人还是很多。这可以从网上的视频文章可以看出来,无论是旅游创作者,还是三农领域等其他领域的人,都经常拍钓鱼视频,而且,钓鱼视频的播放量还是挺大。在流量为王的当下,钓鱼领域里也出现很多大咖,比如早期的大毛、老化大师们;更有一个月涨粉几百万,粉丝数量达到千万以上的邓刚。不是说一定要达到这大师一样的人生,但可以证明钓鱼正在迅速普及中。

文章插图
文章开头也说了,钓鱼是一种休闲方式,既可娱乐自己,又能回家美食一顿,毕竟自然条件下生长的鱼,比饲养的鱼更加美味。同时,垂钓可以减少社会上的黄、赌、毒的现象,这点必须承认。可是,有些人刚从这条死胡同里走出来,又进入了另外一条死胡同里,这又是为什么呢?野生动物园的保护,是对大自然平衡的最好方法,只有达到真正的平衡,世界才安逸。我们都知道,正是由于人为因素的破坏,导致很多物种已经灭绝,有些正在灭绝的路上。这些濒危物种如果不加以保护,将会永远与人类道别,造成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文章插图
比如,在钓鱼的时候,就有一种水生生物鼋,由于数量非常稀少,它的数量比大熊猫还少,被列入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以是有个别老鼠屎级的钓鱼人,钓鱼时钓到明知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要知法犯法,通过贩卖来谋取私利。今年的5月17日,一条野味买卖的朋友圈信息,引爆全国,从而引起了民警关注。网民“AA***河鲜批发137***”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售卖信息,配文“绝版靓货,40多斤,有老板看上的私我”,并附有某音号和联系电话。这个所谓的40多斤野生靓货,就是稀有的鼋,它属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是钓鱼人钓上来的稀有动物。这件狗血的事件,竟然发生在梅州!

文章插图
鼋(yuán),客家话叫做“沙蛃”、“团鱼子”。别名叫团鱼、银鱼、绿团鱼、癞头鼋、鳖斑、康托尔巨鳖等。是鳖科、鼋属动物,它是鳖类中最大的一种,不仅能用肺呼吸,还能用皮肤呼吸,甚至可以通过咽喉吸取氧气。常栖息于内陆、流动缓慢的淡水河流和溪流中,喜欢群居,晚上出来觅食,甲壳类、软体动物、鱼类等都是它们的食物。作为一个钓鱼人,钓到鼋肯定会放生。但是这些人竟然放在网上进行贩卖!你说是无知呢还是愚味?说不认识鼋吧,但作为一个水产品买卖的人,有可能不认识吗?既然敢说是40多斤的靓货,证明识货,肯定知道是“团鱼子”,不可能认为是甲鱼。而且钓到第一时间就转手给了二手贩子,证明有一条产业链的存在,他们对野生生物的认知度,肯定比我们高很多。所以,说不认识鼋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文章插图
这么明目张胆地贩卖濒危动物,能放过他们吗?森林公安迅速组织警力展开调查。根据被举报电话和相关视频资料分析,民警最终锁定在朋友圈售卖“鼋”的犯罪嫌疑人。5月18日上午,民警依法将犯罪嫌疑人传唤到案。经审讯,如实交代其于5月10日向留隍镇一男钓友手里,以5038元价格购买这只鼋,后于当日即刻贩卖至蕉岭县的事实。为尽快找到鼋,避免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受到伤害,在各级公安机关的协调下,于18日当晚19时在叶某的养龟池塘捞获并扣押一只重45.8斤的鼋及73只黄喉拟水龟(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动物)。从而打击掉了一条完整的贩卖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