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狐是高原鼠兔的专性捕食者,它的存在直接影响草原生态健康度( 三 )
高原鼠兔是典型的植食性动物 , 对高原上不同的植物、不同的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适口性 , 简单来说就是各种植物 , 植物的各种部位它们都能吃 , 尤其喜欢针茅、披碱草、小蒿草等 , 而这些植物则是高原草场的主要构成植物 , 随着季节的变化 , 鼠兔能够吃掉这些草类的不同部位 。 在春夏季植物青茂 , 高原鼠兔则主要采食青叶部分 , 而到了秋冬季节时 , 在植物返青前 , 高原鼠兔们则主要采食植物的根芽 。 一只成年的高原鼠兔日均进食量大约为77.3克的青草 , 占其体重的一半左右 , 如果是在春夏青草疯长的阶段 , 鼠兔的进食量更多 , 这是非常恐怖的 。
可能不是生活在高山草甸上的我们很难理解 , 为什么小小的鼠兔能够给草场带来这么大的灾难 , 关于这点 , 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困扰了澳洲百年之久的“兔灾” 。 在野兔被引入澳洲之前 , 这里的生态系统虽然与地球上其他地方很不一样 , 但因为没有引入外来物种 , 本土动植物相互制衡 , 也处于长期稳定平衡的状态 。 可就是在野兔被引入之后 , 由于缺乏天敌 , 加上野兔繁殖能力旺盛 , 仿佛一夜之间 , 澳洲草场上就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兔子 , 它们疯狂啃食青草 , 最终导致澳洲大部分地区草场退化 , 给畜牧业带来严重损失 。
在高原生态环境中 , 高原鼠兔所起到的作用基本上就和澳洲的野兔相似 , 如果不限制其发展的话 , 对于草场来说无疑是有害的 。 我国一些地区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就已经想方设法消灭高原鼠兔了 , 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毒杀 , 单单是2006年在青海省 , 就有超36万平方千米的面积里面投放了毒 , 直接杀灭数以万计的高原鼠兔 , 甚至导致该物种在某些区域里面灭绝了 。
高原鼠兔对草场的危害不仅仅表现在“吃”的上面 , 还表现在其“住”的方面 , 它们繁殖能力强 , 适应性强 , 分布范围广 , 当鼠兔种群数量激增时 , 其巢系范围扩大 , 新洞老洞在底下交错成网 , 当雨水来临的时候 , 就很容易造成塌陷 , 从而使得整块的草场断裂 , 沙土被裸露了出来 , 并在风沙的作用下 , 使得草场慢慢退化 , 最终给高原草场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
藏狐的食性
藏狐的主要生活区域是海拔3500-5200米的地区里面 , 所以其食物来源大多数也都是一些高原生物 , 比如高原鼠兔、高山鼠、沙蜥、喜马拉雅旱獭等 , 少部分雄性藏狐能够捕食岩羊幼崽和家畜 。 虽然在外表看上去藏狐“圆滚滚”的 , 不太灵活的样子 , 但是它却是高原上最主要的捕食者之一 , 也是关键捕食者 , 捕猎成功率超过了狼、落单的狮子等 , 起到抑制大多数小型动物的作用 。
居住于森林的大多数狐狸都是昼伏夜出的 , 傍晚开始外出觅食 , 等到天亮才回家 , 而藏狐则与之不同 , 它具有昼行性 , 且昼间全时段的活动频度并没有太大差异 , 2003年我国学者对于四川境内藏狐习性的研究也证明了这点 。 其实大多数捕食者的生活习性 , 都是受环境和猎物活动规律所影响的 , 藏狐最主要的食物来源是高原鼠兔 , 它就是属于白昼型活动的种类 , 藏狐昼间捕食 , 也是迎合了高原鼠兔的作息时间 。
藏狐对高原生态的直接影响从生态学上看 , 草原上所面临的危机主要是以高原鼠兔为主的草原鼠害 , 它们是造成草场退化的原因之一 , 不过高原鼠兔并非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 它们对高山草原的贡献也是蛮大的 , 比如高原鼠兔的洞穴能够为许多鸟类和蜥蜴提供庇护所 , 同时会以洞穴为中心 , 形成微生境 , 间接滋养草原 。 另外 , 高原鼠兔也是当地的关键种 , 是大多数高原食肉动物、大多数猛禽的主要捕食对象 。
在医药界里面有句话 , “任何药品抛开量级而谈药性都是免谈” , 其实这句话放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也是适用的 , 如果在一片地区里面 , 高原鼠兔的密度维持在合适的水平 , 那么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系统来说 , 是有好处的 , 可一旦数量超过了这个系统所能容纳的最高限度 , 那么它就是有害的 , 虽然后面依靠草场退化 , 高原鼠兔食物丧失 , 也能起到限制其种群数量而重新达到平衡的作用 , 但是这般仅靠系统中两个元素进行“自救”的方式太过于缓慢 , 也很难取到很好的效果 , 所以必须增加另外的元素 , 而藏狐起到的作用无疑就是限制高原鼠兔的种群数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