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烟制造商 , 思摩尔国际龙头一哥的地位看似稳固 , 今年的日子却不太好过 。
其股价自1月份以来不断下行 , 市值已经腰斩 。 这其中 , 除了受政策风向影响的市场情绪波动 , 更重要的原因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 巨头入场挑战 。 后来者在资金储备和技术研发实力上不遑多让 。
立讯精密也在今年8月涉足电子烟代工 , 成立了子公司立鼎电子 , 经营范围包括电子烟、可穿戴智能设备、集成电路芯片等 , 并已有电子烟相关专利布局 。
东吴证券在研究报告中分析称 , 综合来看 , 比亚迪电子拥有和思摩尔竞争的实力 , 由于电子烟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 , 格局未定 , 竞争激烈 , 比拼的是厂商对核心技术的理解 , 比亚迪电子有望凭借自身在陶瓷等领域的积累获取一定份额 , 成为行业重要玩家 。
不过短期内 , 思摩尔国际的确能凭借专利布局上的先发性保持优势 。
界面新闻搜索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显示 , 思摩尔国际的主体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目前共有547条电子烟相关有效专利 , 其中发明专利有191条 , 154条实用新型专利 。
而比亚迪(包括深圳、惠州等多家子公司)的电子烟相关有效专利有18条 , 其中发明专利3条 , 实用新型专利15条 , 后者的含金量较发明专利低 。 不过 , 此前比亚迪电子曾在调研中透露 , 公司已有近100项专利在申请当中 。
专利数量悬殊 , 也意味着比亚迪电子可能面临侵权的风险 。 思摩尔国际曾表示 , 市面上的陶瓷芯可能有一定侵权风险 。 公司今年10月已在海外发起了“337调查” , 控诉公司陶瓷芯的3项专利和1项商标被侵权 。 不过在国内尚未提起过诉讼 。
除技术壁垒外 , 思摩尔国际与头部电子烟品牌的深度绑定 , 也让比亚迪难以突破 。 VUSE(英美烟草旗下品牌)和悦刻是海内外头部品牌 , 也是思摩尔的大客户 , 短时间内 , 这一市场格局不会改变 。
但长期看 , 国内电子烟行业还在发展初期 , 海外的欧洲市场对电子烟相对开放 , 仍有扩展空间 , 市场远未到定局 。 而电子烟产品的功能、技术路线也有许多待探索之处 。
种种迹象表明 , 在电子烟这块巨大的蛋糕面前 , 比亚迪电子内部正紧锣密鼓 , 一方面正提升核心技术 , 另一方面也不断扩充产能 , 有意与思摩尔一较高下 。
界面新闻在采访调查中发现 , 绝大多数电子烟品牌 , 碍于供应链合作关系 , 都相对晦涩地表达比亚迪即将对思摩尔带来的冲击 。
【【深度】电子烟代工暗战加剧:“新王”比亚迪围剿老巨头思摩尔】后来者赶超的案例在商业史上多次上演 , 面对比亚迪电子这个强劲对手 , 思摩尔国际显然不能高枕无忧了 。
王锦彬认为 , 虽然比亚迪电子布局电子烟业务不久 , 但以其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完善的供应链配套体系 , 相信会后来居上 , 对思摩尔的冲击不言而喻 。
“等到比亚迪有足够多的用户数据后 , 陶瓷雾化芯双雄逐鹿的趋势一定会出现 , 届时不论是新晋品牌还是传统品牌的电子烟客群 , 在面临可选择性的同时 , 一定会有多方面的考量 。 ”王锦彬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