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的体型同样越来越大 。 9月1日 , 海上风电叶片首次突破100米 , 达102米长 。 几天后 , 中广核新能源云南基地两个项目开标的机型刷新中国陆上风机体量新纪录:单机容量达到6.7MW , 叶轮直径突破191m , 意味着叶片长度也接近100米 。
中国能建旗下的天津蓝巢特种吊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友田介绍 , 未来陆上风机单机容量机组趋于大型化 , 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巨大 , 陆上140米及以上高度技术可开发量将超过51亿千瓦 。 海上大机组开发 , 必将加大对重型机械装备的需求 。
文章图片
中核集团漳州核电 1 号机组内穹顶成功吊装 , 中联重科 3200吨级的履带式起重机将 500 吨穹顶吊装在安全壳钢衬之上 。
中国“超级装备”加速出海
苏子孟指出 , 近年来 , 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多样性、大型化趋势 , 广大企业先后攻克了众多技术难关 , 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 研发出大量高端工程机械产品 。 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突飞猛进 , 一批骨干企业研制出的一系列超级装备解决了世界级施工难题 , 在极端工况下展示着中国制造的实力与魅力 , 彰显出我国工程机械的制造水平和能力 。
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 , 中国的“超级装备”正在加速出海 。
8月25日 , 徐工集团称 , 徐工2000吨履带起重机在俄罗斯一乙烯项目施工中 , 仅9个小时就将总重达1500吨、高80.61米、直径达13米的急冷塔安装就位 , “让世界再次见证‘中国制造’的硬核质量和实力” 。
9月16日 , 中联重科ZCC32000履带式起重机发货土耳其 , 刷新了我国出口海外最大吨位起重机纪录 , 运输这一台设备就用了近100台卡车 。
海关数据显示 , 2021年1—6月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金额150.71亿美元 , 同比增长54.9% 。
文章图片
“中国天眼”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基地施工现场
单台造价1亿元 , 大型化趋势下 , 行业加速洗牌
在唐少芳看来 , 随着中国超级工程的逐年递增、重型化趋势明显 , 对工程机械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 , 改变着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格局 。 这一点在塔机行业尤其突出 , 目前 , 塔机行业已经进入“大塔时代” 。
樊友田认为 , 不管是W12000-450塔机还是中联重科的全球最大风电动臂塔机 , 这些设备为我国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机场枢纽、展览馆、剧院、水利水电等大型建筑群的模块化施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撑 , 大幅降低了建筑施工成本 。
【大国重器:徐工中联们的超级装备到底有多大?】唐少芳说 , 有海外建筑施工方告诉他 , 如今的大型工程投资规模动不动就是几十亿元甚至几百亿元 , 而从设备、材料到人工的各项成本透明 , 没法从中赚钱 。 这样的背景下 , 施工要盈利 , 只能靠管理好工期 。 工期越短 , 成本越低 , 特别是降低财务成本 , 就要靠提高施工效率 , 而大型设备能做到这一点 。
此外 , 在桥梁施工领域 , 施志勇认为 , 未来桥梁建设更加趋向工厂化 , 而且随着桥梁跨度的不断突破 , 桥梁主塔高度也同步刷新纪录 , 通过大塔吊快速安装主塔施工也逐步成为主流趋势 。
工厂化意味着预制件(PC构件)快速增长 , 其重量和体积都在迅速变大 , 这在装配式建筑市场表现更为明显 。
住建部《2019年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报告显示 , PC构件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 2019—2025年复合增速为38% 。
中建二局西南租赁公司副总经理岳志国说 ,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兴起 , 小型塔机被逐步淘汰 , 2018年以来 , 40tm~63tm系列的小型塔机份额降幅很大 , 而大型塔机份额成倍增长;2020年以来 , 大型、超大型塔机份额进一步增长 , 2021年中联重科600tm及以上的大型塔机销售增幅超过100% , 设备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明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