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徐工中联们的超级装备到底有多大?( 三 )


制造厂商自然乐见这一趋势 。 唐少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人员 , 中联建起今年前三季度表现强势 , 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00亿元销售额 , 这个数字在去年用了9个月完成 , 前年用了12个月完成 。 “W12000-450一台的造价就1亿元 , 如果未来能有100台 , 就是100亿元 。 ”
在工程机械行业 , 设备越大意味着技术难度越高 。 超大型挖掘机曾经被视为工程机械的“皇冠” , 多年被海外巨头垄断 , 直到近年才被国内厂商逐渐突破 。 超大型盾构机备受国家重视 , 其原因之一就是技术难度大 , 一度被卡脖子 。
无论是哪种“巨无霸”设备 , 要制造它们 , 已经远超行业中小企业的能力范围 , 而设备的巨型化趋势意味着行业洗牌加剧 。 中联重科相关人士称 , 在塔机行业 , 中联建起的销售规模超过排名前十的其余厂家之和 。
唐少芳预计 , 随着大塔时代来临 , 塔机行业还将加速洗牌 , 行业会向先进产能集中 。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21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