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设计节关注人工质能 绿色设计主导未来世界( 二 )
设计趋势:从“人工智能”到“人工质能”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立端先生演讲开始特别提到最近看到的一则消息:北京有一个豪宅 , 它的价值是2亿2千万 , 室内面积是1800多平方米 , 这个住宅里面一个智能的浴缸价值10万 , 一个水龙头价值5万 , 一套厨房电器价值399万 , 智能冰箱价值10万 。 不可思议的是 , 其中一个水晶吊灯做一次清洁需要支付10万块钱人民币 。 这是典型的一种消费主义导向 , 不排除浪费社会资源的可能 。
他提出 , 美国有一个国际的调查公司 , 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做调查 , 统计结果是说界上目前最具消费主义倾向 , 物欲感最强的是中国人 。 所以很多学者也担心会引发新一轮的消费主义 。
其实无论设计的概念与内容如何被丰富 , 设计终将归于设计的本质 。 我们回顾一下设计的发展 , 最初它设计是因为使用的需要而有了现代设计 。 随后人们对设计的内容开始进行丰富 , 然后来发展设计 。 加入了功能与方式的因素 , 然后加入了科技的因素 , 然后增加了造型的因素 , 然后设计又纳入了市场的因素 , 另外就是人机方面人性化的设计也纳入到了设计应该考虑的范围当中 。 目前还有社会的因素 , 还有层出不穷的设计新思潮进入到设计当中 。
但不管设计怎么发展 , 它毕竟是为社会服务的 , 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服务的 , 所以它应该通过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措施 , 最后建立绿色生活方式来回归到使用 。
我今天想提出一个新的词 , 就是说设计应该关注“人工智能” , 但更应该重视“人工质能” , “人工质能”是旨在不断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能力 , “人工质能”是方法 , 是路径 , 是目的 , 是不违背可持续发展出新的推动与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追求 。
王立端教授解释说 , 人工智能的智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 资源、能源、环境的可持续 , 人的生活质量与自然协调共存 , 合理舒适适当的居住环境 , 改变生产方式 , 提高劳动效率的方法 , 安全营养的食物供养 。
那要形成“人工质能” , 我们一定是要通过绿色设计 , 首先我们要知道产品生命周期 , 然后要挖掘、补充、发展绿色设计的技术 , 绿色设计它有一些革新的阶段 , 从改善、再设计、功能革新、系统革新 , 最终要达到生活方式的革新 。 目前咱们中国已经开始从功能革新向系统革新我发展 。
无论人工智能发展到有多么的“能” , 但人工“智能”终将应当定义为为人类服务的工具 , 为人工“质能”服务的工具 。 “人工质能”的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 这是联合国2030年发展的17个目标 , 人工智能是可以在实现这17个目标的过程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
绿色理念: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改变思路
同济大学设计创新学院佩奥拉·玛丽亚·特拉帕尼女士关于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演讲很有新意 。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 设计者不是聚焦于产品 , 而是它去设计怎么样去实现产品的功能 。 所以比方说我们举个例子 , 在周日的晚上 , 我工作完了之后 , 也是在校园待了很长的时间 , 工作了很久 , 我需要回家 , 但是地铁已经关了 , 那我怎么回家呢?我实际所需要的就是从校园到家 , 如果有一些服务 , 比方说像出租车 , 或者滴滴 , 或者拼车等等 , 或者是自行车 , 我都可以实现这个功能 , 把我从校园转移到家里的这样的功能的实现 。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的想法 , 我想之前我们也听到过了比方说人们如何需要在墙上怪一个画 , 它不需要一个电钻 , 它只需要墙上有一个洞 。 你也可以设想一下我们是可以把这些想法转换成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产品 。 比方说我们不使用塑料的一次性的水瓶 , 比方说在这个会上我们有很多一次性的塑料矿泉水瓶 , 如果有这个取水器的话有开水器就可以减少矿泉水瓶的使用 。
所以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就是让我们去教给那些年轻的设计者 , 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 不要过多的关注于消费端的生产的经济 , 而是要关注于满意经济学 。
我们需要有非常好的产品设计 , 但是这个产品其实是在一系列的服务的中心 , 比方说像维护、修理、升级、替换、回收、拆除等等服务 。 因为像我们之前说过我们需要把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尽可能的延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