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防御和心态干预有什么区别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时我们会努力调整情绪,这是
心态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态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态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
心态防御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态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态疾病 。

心态防御和心态干预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常见的心态防御机制有:①否认,②隔离,③潜抑,④反向形成,⑤合理化,⑥升华,⑦幽默,⑧补偿 。
二、心态干预
心态干预是指在心态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态活动、个性特征或心态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
心态干预包括健康促进、预防性干预、心态咨询和心态治疗等 。
心态干预的范围有哪些呢?健康促进面向普通人群,目标是促进心态健康和幸福 。属于一级干预 。预防性干预针对高危人群,目标是减少发生心态障碍的危险性 。属于二级预防 。心态治疗针对已经出现心态障碍的个体,目标是减轻障碍 。属于三级预防 。
对健康人、有心态困扰、社会适应不良、发生重大事件后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以及综合医院临床各科的心态问题、精神科及相关的病人都应该进行心态干预 。
以上是关于心态防御和心态干预的相关论述,两者之间既有关联也有区别,是属于不同的类别的心态学词语 。想了解更多关于心态学的知识,请添加导师,在线咨询情感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