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 , 在人们听到“深度伪造”这四个字的时候 , 脑海中往往会浮现造假、色情、虚假宣传等负面关键词 。 然而 , 在脑机接口领域 , 深度伪造却可能为普通人打造一座将两者连接的桥梁 , 让这项技术更快地进入普遍应用 。
11月8日 , 来自南加大维特比工程学院的研究团队在学术网站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 称成功教会了AI生成大脑活动数据 。 而这些数据可以提高脑机接口(BCI)的可用性 , 以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或瘫痪患者的生活质量 。
脑机接口可以分析人的大脑信号 , 并将其神经活动转换为指令 , 这就允许了用户通过思想来控制光标等设备 , 目前 , 市面上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脑机接口 , 但这些系统需要大量的神经数据和长时间的训练、校准和学习才能理解特定使用者的思维 。 因此 , 初次使用者需要和系统花上大量时间“磨合” , 此外 , 有些神经系统受损残障人士也已经无法向系统发送相应的信号了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维特比团队引用了生成对抗网络(GENs)——一种非监督式学习 , 其方法是让两个神经网络相互博弈 , 此前 , 生成对抗网络常被用于生成以假乱真的图片、影片和三维物体模型等——也就是常说的深度伪造(Deepfake) 。 论文的第一作者温士贤博士称 , 这也是首次在电峰序列领域应用AI 。 所谓电峰序列 , 就是神经元电活动产生的信息 , 不同的信息形成不同的“编码方案” 。
文章图片
“(这项技术)使用不到一分钟的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相结合 , 其效果和二十分钟的真实数据是一样的 。 ”温士贤博士说 , “而这使脑机接口离现实世界使用更近了一步 。 ”
在论文中描述的一项实验中 , 研究人员使用一只猴子伸手去拿物体时的电峰序列 , 训练了一个深度学习集 。 然后 , 他们使用合成器生成了大量类似的神经数据 , 并将合成数据与少量新的真实数据结合起来 , 以此训练脑机接口 。 这种方法使脑机接口启动和运行的速度提高了20倍 。
而这一突破的应用并不仅限于脑机接口领域 , 生成对抗网络合成的数据可以加快训练速度、提高系统性能 , 在其他需要大量数据的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 。 南加大计算机科学教授(同时也参与完成了这篇论文)劳伦特·利提称:“使用AI生成假的电峰序列可以帮助更多的脑机接口使用者 , 不仅如此 , 它还可以帮助训练机器人骨架、机械臂和合成语音等人工智能系统 。 ”
在人工智能领域之外 , 生成对抗网络也被用于疫情防控 。 今年10月 , 来自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凯克研究生院和波莫纳学院的科学家们就开始使用它来“预测”抗体的结构 , 以防未知的抗原或新病毒出现 , 而这也是生成对抗网络第一次被用于免疫学 , 除了传染病之外 , 它还可以预测癌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抗体 , 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治愈癌症 。
【“深度伪造”立大功!模拟大脑活动,脑机接口提速20倍】综合:南都见习采访人员胡耕硕
编辑:蒋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