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通往元宇宙 , 还是走向大骗局?
当NFT遇上艺术品 , 一张图片、一首歌、一段视频 , 甚至一个头像都可以与一串代码“擦出火花” , 身价发生几何倍数暴涨 , 突破现实世界认知 。
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s , 即“非同质化代币” 。
“从技术上来看 , NFT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契约的数字化凭证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告诉采访人员 ,NFT具有可验证、唯一、不可分割和可追溯等特性 , 可以用来标记特定资产的所有权 。
今年以来 , 明星、大V、企业纷纷打造推出自己的NFT产品 , 数字艺术品俨然成为NFT落地最快的应用场景之一 。
当“万物皆可NFT” , 这串连接虚拟与现实的“神秘代码” , 会成为通往元宇宙世界的关键密钥 , 还是又一场币圈和资本炒作下的零和游戏?很多问题需要提前思考 。
NFT走红“出圈”
今年3月 , 在佳士得拍卖行 , NFT数字艺术品《每一天:前5000天》拍出6934万美元(约合4.5亿人民币) , 刷新数字艺术品成交记录的同时 , 也让NFT这个词强势闯入大众视野 。
文章图片
NFT数字艺术品《每一天:前5000天》 , 是创作者Beeple将其从2007年5月1日起每天在网上发布的绘画照片 , 在凑满5000张后用NFT加密技术组合到一起制作生成 。 图片来源 佳士得官微截图
国际奢侈品巨头LV也推出了NFT游戏 , 玩家有机会在游戏中免费获得价值在2万到2000万美元之间的NFT黄金明信片 。
在国内 ,NFT吸引着科技巨头和资本跑步入场 。 支付宝上线NFT艺术收藏小程序“蚂蚁链粉丝粒” , 腾讯上线NFT交易平台“幻核”APP , 字节跳动旗下TikTok也宣布推出NFT系列作品……
“正像是物理社会中资产凭证的重要性一样 , 元宇宙生态也具有大量数字化资产 , 需要资产凭证来促进元宇宙经济循环 。 ”在李鸣看来 , 数字化资产凭证是元宇宙生态的关键要素 , 而NFT可以成为元宇宙中数字化资产凭证的一种表现形式 , 并且将随着元宇宙的发展逐步演进 。
元宇宙概念持续热炒 , 让市场看到了NFT的商业机会 。 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 , 元宇宙为NFT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应用场景 , NFT将成为实现虚拟物品数字资产化和流通交易的重要工具 。
反对声音则认为 , NFT与元宇宙的突然走红 , 背后很可能是一些媒体与币圈精心设计的炒作 。 有媒体报道 , 此前在佳士得拿下“天价”NFT画作的竞拍者 , 正是某NFT基金的创始人 。
“NFT本身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 , 尤其国外‘天价’NFT艺术品的出现 , 让更多投机者找到新的金融炒作工具 , 加速了泡沫的形成 。 ”李鸣说 。
与此同时 , 鉴于国内对于虚拟货币监管态度 , 一些机构、企业也在试图淡化NFT的“代币”属性 , 更愿意称其“通证” 。 今年6 月 , 支付宝在推出NFT付款码皮肤时曾强调 , NFT是解决数字艺术品确权的一种有效和可靠的技术手段 , 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有着本质区别 。
目前包括腾讯、阿里等大厂NFT相关产品平台上 , 都已删去NFT字样 , 改为“数字藏品”等称呼 。
正在异化的NFT
9月16日 , 支付宝限量发行21000个亚运会数字火炬 , 不到4分钟售罄 。 虽然蚂蚁链在9月24日发布声明 , 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数字藏品炒作 , 抵制权益类交易、标准化合约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 但在网络上 , 关于数字火炬的交易与讨论从未停止 。
狂欢之下 , NFT正在偏离价值 , 走向异化 。
艺术品、游戏、炒作、币圈化、元宇宙……对于普通人来说 , 很难辨清究竟哪个才是NFT的真正标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