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销与渠道打破地产行业旧秩序,什么才是正本清源?( 二 )

房地产业从“盼分销久矣”到“畏分销久矣” , 其实没有多长的时间 , 分销势力的崛起 , 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起伏 , 成为一对好CP 。

?分销渠道就像一剂强心针

2017年的“五限”压顶 , 已经向大众宣告房价开始告别暴涨时代 。 “稳楼市”的大方针 , 被严厉的调控政策 , 从各个方向保驾护航 。 楼市静淡 , 长期横盘 , 购房者开始放慢上车脚步 , 观望情绪浓厚 。 销售端的萎靡 , 直接影响开发商回款速度 。 雪上加霜的是 , 房企缺钱 , 政策却在融资渠道上严防死守 , 以至于不得不少拿地甚至不拿地以减少现金支出 。 除了资金成本特别低的国企和少数巨头 , 大多数房企拿地的时候 , 必须算到尽快能赚钱才能拿 , 否则 , 高成本的负债 , 也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房企资产融资成本高企

在此形势下 , 快销售、促回款、降负债成为行业共识 。 于是 , 分销大军齐上阵 , 帮助一些开发商度过难关 , 但今年 , 仍有一些开发商注定活的艰难 。 去年 , 万科高喊“活下去” , 让众人看到了房地产行业的困局 , 虽然如今万科活的好好的 , 但整个行业的利润正在下降也是现实 , 现在已经从20%到8% , 未来可能更低 。 截止10月底 , 已有400多家房企被迫倒闭 , 而这只是开始 。

?进入2019年中小房企破产数量增速有所加快

然而 , 低利润却对房企能力提出了反要求 , 楼市后半场对品牌力、产品力、营销力、成本力的要求只高不低 。 随着房住不炒和消费升级 , 房子的投资属性和居住属性此消彼长 , 购房者的关注点也在发生变化 , 产品细节成为其是否购买的关键 。 前一阵子 , 某公司营销老总开玩笑说 , 到了年底 , 各大开发商的营销总们的位置该轮着坐了 。

?本土房企销售承压趋势明显

大概的意思是说 , 由于完不成任务 , 营销总将会受到公司处罚或将被迫离职 , 去下一个单位  , 而下一下单位的营销总 , 也是同样的原因离职的 , 如此循环 , 肥了猎头 。 上述该营销总的思想或过于保守 , 相对于锦艺金水湾的高枕无忧 , 就要令许多营销总分外的艳羡了 。

?锦艺金水湾逆市完成签约

重压之下 , 分销的作用与价值显而易见 , “不看广告看疗效”、“营销无用论”也随之而起 , 分销、渠道把年过得肥肥的 。 屡试不爽之后 , 分销的地位自然就被抬高了 , 某方面的价值也被人为的放大 , 传统的代理公司甚至都被放在一边 , 眼瞅着人家吃肉 , 自己的碗里能有点儿荤腥味儿都不错了 。

眼下的问题是 , 市场下行 , 大家都为资金发愁 , 活下去都是难题 。

?当年的“活下去”似乎是对小房企喊话

所以 , 具有强大的带货出货能力的分销 , 这时就成了救命稻草 , 即便知道是饮鸩止渴 , 也不惜孤注一掷 。 郑州某些有规模的楼盘 , 甚至第一批房源就开始搞贝壳专场 。

前不久 , 就出现分销绑架开发商的传奇故事 , 这种赤裸裸的威胁 , 更让人觉得过去店大欺客 , 现在客大了 , 可就要欺店了 。

?分销已掌握话语主动权是不争的事实

分销就像一把双刃剑 , 对它的依赖有多大 , 它的威胁就同样有多强 。

这一层窗户纸 , 终于被捅破了 。

2

破局

兵听将令草听风 。

分销就是最敏锐的那阵风 , 哪里的佣金高、结佣快就涌向哪里 。 以前郑州分销佣金2-3% , 现在普遍上涨至了5-6% , 甚至更高 。
曾经的南龙湖大妈是龙湖镇的一个传奇 , 由她们率先发明的拓客手段 , 引领了郑州拓客界的风潮 。 如今分销团队的手段更是花样繁多 , 组织严密 , 进退有度 , 截客、洗客、抢人 , 不见丝毫怯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