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一个适宜他睡觉的环境( 二 )


第三、培养宝宝睡觉与床的联结 。床就是用来睡觉的,家长不要在床上玩手机、听音乐,让宝宝变得兴奋,一到床上就期待兴奋的活动,就不想睡觉 。所以家长一定要强化宝宝睡眠与床的联结 。另外也要引入一些安抚物,一些积极的联结,比如宝宝吮手指、咬妈妈的背巾、玩玩具,这些都能帮助宝宝自我安抚、自主入睡 。
第四、要有安静、愉快、固定顺序的睡前活动 。睡前积极的程序是在睡前30~45分钟安排的3~5个安静、愉快、固定顺序的活动 。王博士建议找到适合宝宝的活动,做每个活动的时候都夸一夸宝宝,告诉他“做完这个活动我们可以再做一个活动,你好棒哦!”最后一个活动是“欲睡还醒放床上” 。做这些活动的目的是给宝宝提供睡觉的线索,告诉宝宝一天结束了,从兴奋状态中平静下来,为睡觉做好准备 。睡前程序看似简单,但是非常重要,不管是针对宝宝频繁夜醒、梦游、遗尿的问题,还是其他睡眠问题,睡前积极的程序都是必备方案 。睡前程序没有做好,其他问题就不好解决 。
频繁夜醒如何解决?
正常情况下宝宝晚上会有2~6次的觉醒,每隔90~120分钟发生一次,因为睡眠的周期是90~120分钟 。小宝宝可能还会更短一些,大概60分钟 。所以有没有问题最关键的是看宝宝能不能在不需要家长干预的情况下很快睡着,也就是宝宝自主入睡的能力好不好 。但其实很多宝宝夜间的哭闹是家长培养出来的,每次宝宝哭闹的时候家长都是在强化这种消极联结,家长的帮助是强化了这种夜哭夜闹的行为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心帮倒忙”或者是“养成的夜闹儿” 。
针对这一点,有家长提问:“宝宝哭闹的时候不抱,会不会让宝宝缺乏安全感?”
王博士强调,培养宝宝自主入睡的能力并不是说清醒的时候不抱,宝宝白天清醒的时候怎么样和他亲密的互动都可以,都不过分,但入睡的时候一定要靠自己来睡 。反而是需要家长帮助睡觉的宝宝才会有更多的不安全感!因为到晚上醒来的时候周围没有这些条件了,这时宝宝会非常恐惧和担心 。要知道宝宝在哭闹和发信号之前,其实已经清醒一段时间了 。但如果入睡时是靠自己睡着的,宝宝有自我安抚的能力,夜醒的时候考自己就很快睡着了,自我掌控感高,自然就不会害怕 。所以培养宝宝自主入睡、自我安抚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培养宝宝的安全感 。
宝宝好睡眠贴士
第一,宝宝要有充足的睡眠 。
【如何给孩子一个适宜他睡觉的环境】第二,睡前30~45分钟要有安静、愉快、固定顺序的睡前程序 。
第三,白天小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黑白颠倒 。宝宝到了6~9个月,下午的小睡不要超过4点,否则有可能会对晚上的睡眠造成干扰 。
第四,要培养宝宝自主入睡、自我安抚的能力 。
第五,“等等看,不打扰” 。如果把宝宝放床上,宝宝有哭闹,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忍受程度等一段时间,等过之后再查看,从最简单、最少的安抚让宝宝睡着 。第二天哭闹时就再延长等待时间,第三天继续延长,依次类推(一般每晚增加2-3分钟) 。通过延长等待的时间,慢慢地让宝宝培养自主入睡、自我接觉、自我安抚的能力 。同时这种方法也不会任由宝宝哭闹,允许等过之后家长会给安抚,一直安抚到宝宝睡着为止 。这种方法的另外一个优势是避免了“抱起放下法”的繁琐以及对家长和宝宝的反复折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