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神的功效与作用

茯神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具体的讲解下这个知识吧 。
茯神
含茯苓酸、层孔酸 , 去氢层孔酸、16-α-羟基层孔酸、松林酸、去氢茯苓新酸等,均为三萜类化合物 。含多量的β-茯苓聚糖,约占干品的93%,水解后98%变为葡萄糖 。尚含麦角甾醇、胆碱、腺嘌呤、组胺酸、蛋白质、甲壳质、卵磷脂、脂肪、酶、葡萄糖、果糖等 。并含微量元素:二氧化硅、钾、镁、铁、钠、钙、硫、锰等 。
药理作用
1.镇静作用:实验动物用茯神10—20克/公斤灌胃后 , 进入安静欲睡状态 , 但无睡眠现象;对苯甲酸钠咖啡因兴奋之小鼠,以茯神煎剂5克/公斤作腹腔注射,能使其镇静 , 镇静率为90% , 镇静指数3.11;若改用20克/公斤灌胃,则镇静率为为85.7%,镇静指数1.64 。
2.抑制肿瘤作用:茯苓糖的结构为β(1一6)吡喃葡甙的支链,当支链切断变为单纯的β-(1—3)葡聚糖(即茯苓多糖) , 对肉瘤180抑制作用率达98.88% 。
加工炮制
朱茯神:取茯神块,喷淋清水,稍闷 , 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随时翻动 , 至茯神外面粘满朱砂为度,然后晾干 。(每茯神100斤,用朱砂30两) 。
性味归经
【性味】甘、淡,平 。
【归经】入心、脾二经 。
茯神的功效与作用一
1.养心安神:茯神味甘淡,性平微温,入心经,养心安神 。如《药品化义》曰:“戴人曰,心本热,虚则寒 。如心气虚怯,神不守舍 , 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俱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 。”失眠、惊痫、健忘等证,常用本品治疗 。
2.利水消肿:治水肿 。人体水液代谢之调节,责于肺、脾、肾及三焦 。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 。若其中之一(或更多)气化功能失常,则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 , 而成水肿 。治用茯神 , 其味甘淡性平,利水而不伤气,故主治之 , 又因其有健脾之功,故脾弱运迟 。水湿停蓄者用之,有标本兼顾之效,故更宜选兹 。
3.补虚治劳:本品味甘,性平微温,入心、脾两经.补益心脾,而治虚损 。心脾两虚,多由病久失调,或劳倦思虑,或慢性出血所致 。症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眩晕健忘,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倦乏力,或皮下出血,舌质淡嫩,脉细弱 。治宜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茯神具此功效,故可投用 。
4.鉴别应用
①茯苓和茯神:《本草经疏》曰:“茯神抢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 。”又云“茯苓入脾肾之用多 , 茯神入心之用多 。此即为茯苓长于渗湿利水;茯神长于宁心安神 。
②茯神木和茯神: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的白色部分称“茯神” , 其松根称“茯神木” 。前者养心神,治失眠、健忘;后者平肝风治中风 , 转筋 。药用部位不同,功效亦异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或入、丸散 。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恶白蔹 。
2.畏地榆、秦艽、鳖甲 。
3.忌米醋、酸物、雄黄 。
茯神的功效与作用二
1.配茯苓:茯苓、茯神本于一体,如《本草纲目》曰:“《神农本草》止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 。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谓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 。”茯神抱木而生,有取木助火之意,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则多入心,相须为用,健脾益气,利水消肿,兼能通心气,安心神,用治水火不济之心慌心悸 , 少气懒言,夜寐不宁 , 多有良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