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中的复旦江湾校区,互助文档刷屏!一句句“我能提供的物品”,传递互助温暖

闭环中的复旦江湾校区,互助文档刷屏!一句句“我能提供的物品”,传递互助温暖
文章图片

复旦江湾校区于昨天(11月25日) , 受疫情影响进入闭环管理 。
但是进入闭环后不久 , 一份暖心“互助文档”就迅速流出 , 很快刷屏 。 无法出校的学生纷纷写下自己的需求和富余的物资 , 在共享云文档中传递互助的温暖 。
更让人暖心的是 , 在这份不断“长大”的表格里 , 填得满满的那一栏是“我能提供的物品”——从食物到洗漱用具 , 从医疗用品到毯子 , 甚至还有大学普通物理学教材上册 , 还有人写上了“我在煮红酒 , 有人喝吗?冬天超级好喝”……
每一位师生都愿意用自己的所有换来身边人安心
闭环中的复旦江湾校区,互助文档刷屏!一句句“我能提供的物品”,传递互助温暖
文章图片

闭环中的复旦江湾校区,互助文档刷屏!一句句“我能提供的物品”,传递互助温暖
文章图片

闭环中的复旦江湾校区,互助文档刷屏!一句句“我能提供的物品”,传递互助温暖
文章图片

11月25日下午 , 临时接到通知实施闭环管理的复旦大学江湾校区 , 有众多来校办事人员、在校上课教师、不在校住宿的学生等因此留滞在校园内 。
很快 , 一份互助文档在校园内部网上流传开来 , 微信名、需求、需求紧急程度、能够提供物品 , 四栏项目一目了然 。
同时还附有一份问答 , 左侧是在校师生的提问 , 右侧特意注明 , “请大家填写已确认无误的信息 , 尽可能减少偏误” 。
“在教学楼怎么吃饭”
“在办公室的同学晚上睡哪里”
“28号就要参加国考了 , 现在怎么办”
“外卖应该送到哪个门”
尽管隔离来得很突然 , 但校内的生活逐渐变得有条不紊 。
温暖不仅在这些文档上 , 温暖还在朋友圈里流转 。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斌发文称:“下午发了一个通知 , 说被子不一定到位 , 我就是准备裹着中午休息的毯子混一两宿的 。 结果 , 我接到了附近的朋友 , 邯郸校区的老师 , 还有之前我这里毕业的学生 , 说要给我来送被子 , 送生活用品 。 我都谢绝了 , 但我还是非常感动 。 ”
闭环中的复旦江湾校区,互助文档刷屏!一句句“我能提供的物品”,传递互助温暖
文章图片

温暖在校园里四处流动 。
法学院教师熊浩也在校园内被隔离 , 他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 一起搬运行军床和被褥 。 晚上 , 为了给校园里隔离抗疫的同学们“提神” , 他在晚上8点半时左右开了一次线上会议 。 “这次闭环管理 , 看上去是一个挫折 , 但其实是同学之间学习如何相处的好机会 。 ”他给学生们讲了学习生涯规划、学生之间的相处之道等话题 。
热烈的线上讨论一直持续到至晚上10点多 。 “我相信 , 等这次闭环管理结束 , 复旦师生们都会很高兴大家能在一起互相帮助着度过这个特殊的夜晚 。 ”
闭环中的复旦江湾校区,互助文档刷屏!一句句“我能提供的物品”,传递互助温暖
文章图片

老师们坚守岗位 , 让教学和科研工作仍有序开展 。 一白板的计算搭配窗外平静的湖面 , 数学科学学院、上海数学中心教授雷震正在给研究生上讨论班;在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王纲的实验室里 , 有的学生和老师探讨课题的实验结果 , 有的则继续在做实验 。
温暖也不仅在师生间流动 , 25日晚 , 研工部指导研究生会B站“小研直播间”向广大研究生直播研究生多个社团联合出品的初心依旧音乐会 , 开场有研究生会的同学们的暖心慰问 。 “初心依旧”音乐会通过器乐演奏、主题朗诵、民族舞蹈、合唱等多种形式 , 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民风民俗 。 线上共有近千位学生共同观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