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吸金45.5亿美元 极兔难离资本局( 二 )


也就是在极兔速递获得投资的4月份 , 拼多多通过商家版App发布声明 , 澄清与极兔速递无特殊合作、无投资关系 。 极兔速递对此也未有回应 。 然而 , 据部分拼多多商家透露 , 极兔速递的收件价格确实比较低 , 义乌的商家使用频率较高 。 不仅如此 , 较之其他快递 , 平台在极兔速递物流延误、未更新等方面的处罚上也没有那么严格 。
资源整合牌怎么打
无论拼多多是否有意扶持 , 极兔速递以低价换业绩增长 , 再向资本市场狂奔 , 倒是更像一家走互联网企业路线的快递公司 。 颇有意味的是 , 极兔速递于4月获得18亿美元融资的同时 , 也传出了2022年赴美上市的消息 。 而11月两次融资消息中 , 资本方对极兔速递似乎也在下“最后通牒” 。
在17.35亿美元的融资传闻中 , 据媒体爆料 , 按照极兔速递与投资人达成的协议 , 其最晚须于2026年3月1日前上市 , 且IPO融资额不得低于10亿美元 。 短期而言 , 2022年12月31日之前 , 极兔速递估值须达到250亿美元 。 数天后 , 又一场25亿美元的融资消息声称极兔速递计划最快于2022年第一季度在香港上市 。
竭力将快递业务做大 , 极兔速递似乎更想给资本方一个交代 。 然而 , 其面对的现实问题依然很严峻 。 以低价快速起量后 , 4月6日 , 义乌邮政管理局向极兔速递、百世快递发布《警示函》 , 告诫其不得用远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 。 由于未进行整改 , 在4月9日当天 , 两家快递企业位于义乌的部分分拨中心已经停运 。
一面是低价策略无法持续 , 另一方面极兔速递还得解决大规模收购带来的资源整合问题 。 据了解 , 今年10月底 , 极兔速递以约68亿元的价格吞下百世国内的快递业务 , 百世集团和阿里将不再持有百世快递的股份 , 双方交易将于2022年一季度完成 。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公示信息显示 , 极兔速递与百世快递合并后 , 两者2020年的市场份额合计在10%-15%之间 , 意味着极兔速递将直追市占率达15.2%的圆通 , 并超过申通 。
然而 , 两张快递网络该如何融合 , 部分从业者仍显得很迷茫 。 一位百世快递加盟商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坦言 , 毕竟在此之前还没有出现两个品牌融合成功的案例 , 而且涉及到同一区域两方加盟商的利益 , 又该如何调和?若是不合并区域 , 又无法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
当下 , 极兔速递将如何处理收购百世快递一事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 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认为 , 在政策大环境下 , 极兔速递过去一年的低价粗放式打法很难继续 。 其次 , 收购百世和大规模融资 , 对极兔速递在资源整合上形成很大挑战 , 对管理团队也提出更高要求 。 若是按照上市的时间节点 , 极兔速递需要尽快向市场传递出明确的新打法 , 向外界证明1+1>2 , 否则不仅会造成网络的波动 , 还会给对手提供更多可乘之机 。
此外 , 在C端市场 , 极兔速递还需以更好的服务来渗透品牌认知 。 一位拼多多商家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指出 , 极兔速递在快递服务上做得还不完善 , 价格便宜并不等于一定会选择这个品牌 , “服务不好会带来很多售后问题 , 影响客户体验”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黑猫投诉平台 , 关于极兔速递的投诉量达到了5000多条 。
【8个月吸金45.5亿美元 极兔难离资本局】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何倩/文并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