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进入“下半场” 出行市场格局料生变( 二 )
中国汽车百人会的研究报告显示 , 驾驶员人力费用占用户共享出行付费价格中的一半以上 。 具体来看 , 在现阶段国内一线城市2.6-3.2元/公里的出租车价格中 , 驾驶员成本占50%;而在滴滴网约车平台上的订单价格中 , 驾驶员费用的占比则高达八成 , 余下两成为平台费用 。
“Robotaxi节省了司机人力方面的投入 , 且可以实现7×24小时工作服务 , 其商业化的想象空间非常大 。 ”自动驾驶研发服务供应商AutoX创始人兼CEO肖健雄对中国证券报采访人员表示 , 随着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时代的到来 , 共享出行市场的格局有望被改写 。
不过 , Robotaxi高昂的制造成本 , 仍是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进程上的“拦路虎” 。 据悉 , 一辆L4级别的Robotaxi车型造价在百万元以上 。
目前 , 百度在北京亦庄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的Robotaxi车型主要是四代车 , 是百度与一汽合作的前装量产红旗电动车型 , 搭载40线激光雷达 , 集成9颗摄像头 , 成本不菲 。 不过 , 王刚介绍 , 百度的五代车Apollo moon已经下线 , 会很快投入到北京亦庄及其他地区 。
“五代车的研发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应用于规模化车队 , 以成本为导向 , 通过2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和5个毫米波雷达的三环视、多冗余传感器组合 , 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 , 相较上一代车型整体性能提升了10倍 , 复杂城市道路送达成功率达99.99% , 但成本下降到每辆48万元 。 ”王刚表示 。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首席安全运营官魏东对采访人员表示 , “Apollo Moon按5年摊销 , 月成本仅8000元 。 而在一线城市 , 每月网约车司机成本就在8000元以上 , 因此Apollo Moon已经具备对现有专车的可替代性 。 在低成本Robotaxi前装量产车型的冲击下 , 出行市场的格局或被颠覆 。 ”
推动产业链协作
“北京市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资质的发放 , 具有里程碑意义 , 意味着自动驾驶服务从测试示范走向商业化示范 , 对未来出行的变革和自动驾驶企业摸索和验证商业模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相信也能带动全国更多城市推广商业化试点 。 ”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
随着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进程的加快 , 其市场前景被看好 。
IHS Markit数据显示 , 2030年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3万亿元 。 根据国际数据(亚洲)集团发布的报告 , 中国有潜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 , 包括传感器、计算平台和软件在内的自动驾驶系统成本在2023年后将迅速降低 , Robotaxi预计在2025年到2027年之间达到商用拐点 。
11月23日 , 在小鹏汽车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 , 公司董事长何小鹏表示 , 2022年下半年 , 小鹏汽车将开始探索Robotaxi业务 。 “通过量产前装Robotaxi软件和硬件的能力 , 以及未来和各出行运营商的合作 , 小鹏汽车能够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 ”
11月18日 , 广汽集团及旗下移动出行平台如祺出行与文远知行WeRide达成战略合作 , 开启Robotaxi前装车型设计、研发和量产落地的全面升级 。 早在2018年 , 广汽集团就与文远知行合作推出了中国第一辆Robotaxi并在广州开展试运行 。
【自动驾驶进入“下半场” 出行市场格局料生变】王刚认为 , “在自动驾驶商业化过程中 , 需要发挥各个产业链的长处 。 汽车制造业有强大的供应链管理和精密化设计能力 , 我们不管是L2、L3的辅助驾驶 , 还是L4的自动驾驶 , 都在积极跟主机厂合作 , 希望有更多主机厂与百度一起定制化自己的产品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