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校将面向未来的交通作为重要研究对象的同时 , 在产业端也频频传来成都轨道交通企业实现技术突破的好消息 。 今年1月 , 首台国产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在山西下线 。 这是我国氢能源在铁路机车领域产业化应用的最新成果 , 标志着我国氢能利用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 为该车提供核心能源技术的 , 正是来自成都的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今年4月 , 由成都企业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全球首个时速160公里的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正式亮相 。 该系统的最高速度、加速能力、爬坡能力、转弯半径等指标具有比较优势;比同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制式节约建设和运营维保成本30%以上 。 公司总工程师简炼表示:“运营实践证明 , 磁浮交通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 , 且更适应恶劣气候 , 是智能化革命性的交通方式 。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也于今年进行了“新型时速160公里全自动智慧市域列车”的国内首发 。 该列车由成都中车长客公司本地研发制造 。 列车不仅融入三星堆、太阳神鸟、成都银杏树等蜀地文化 , 还拥有“最强智慧大脑”:车辆采用最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 , 同时还应用障碍物主动检测、5G车地通讯网络、以太网列车控制系统等轨道交通最新科技 , 具有智能、绿色、安全、舒适等特点 。
目前 , 成都市已有轨道交通企业超过440家 , 形成以中车成都、新筑股份等企业为龙头 , 康尼、海康威视等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 , 是全国轨道交通产业链条最齐备城市之一、全国第五大轨道交通零部件配套基地 。 成都将把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打造成为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和轨道交通产学研用融中心 。
【对话未来】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邓自刚:
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的意义
如同蒸汽机取代畜力
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的意义如同蒸汽机取代畜力 , 是划时代的 。 有陆上飞行器的第五代交通工具之称的磁浮交通 , 具有成本低、运营能耗低及安全性高等优势 , 其顺利实现将更好助力构建超高速交通网络 , 实现国内各大型城市间的一小时经济圈、国际各大型城市四小时经济圈 , 这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将产生巨大影响 。
相信未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 ,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宽带通信等技术快速发展 , 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 , 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和转化 , 高速及超高速磁浮行业孕育着重大技术创新需求和发展机遇 。 加快智能磁浮科技攻关 , 将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在磁浮各专业领域 , 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温馨舒适、方便快捷、绿色节能的智能磁浮系统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后高铁时代的发展趋势 。
本报采访人员 白洋 程怡欣 摄影 魏麟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