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在样车体验乘坐时 , 采访人员发现 , 整个样车设计非常具有科技感、未来感 , 进入其中仿佛置身科幻片场景 。 样车行进时 , 听不到列车车轮与铁轨碰撞的声音 , 整个行进过程非常平稳 , 乘坐体验非常舒适 。 “这正是该技术的优势所在 。 ”工作人员介绍 , 高温超导磁浮列车技术拥有无源自稳定、结构简单、节能、无化学和噪声污染、安全舒适、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 所以是理想的新型轨道交通工具 , 适用于多种速度域 , 尤其适合高速及超高速线路运行 。
采访人员进一步了解到 , 除了样车 , 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项目还包括悬浮系统、牵引制动系统、运控系统 , 以及整个系统工程的联调联试和综合性能检测系统 , 可实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样车的悬浮、导向、牵引、制动等基本功能 , 以及整个系统工程的联调联试 。 结合西南交通大学校内磁浮列车模型试验台 , 试验线可验证高温超导磁浮列车高速化及长期运行的可靠性 , 对于技术转化、工程示范、学科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
下一步计划结合未来真空管道技术 , 开发填补陆地交通和航空交通速度空白的综合交通系统 , 将为远期向1000公里/小时以上速度值的突破奠定基础 , 从而构建陆地交通运输的全新模式 , 引发轨道交通发展的前瞻性、颠覆性变革 。
未来交通:
“磁浮车”或将
与“真空管道”相结合
以满足中国轨道交通现代化的需要为宗旨 ,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的领域几乎涵盖了轨道交通的方方面面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设有车辆工程与测控研究所、轮轨关系与振动噪声研究所、新型轨道交通技术研究所(含超导技术研究所)、摩擦学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 。
就拿与高温超导磁浮列车技术关系非常紧密的新型轨道交通技术研究所(含超导技术研究所)来说 , 所内不同研究员从不同角度 , 提前对高温超导磁浮列车技术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 。
例如 , “磁浮车”与“真空管道”相结合的交通模式正逐渐成为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热点 , 但在真空管道下高速运转 , 将给列车和管道带来什么其他意想不到的影响呢?针对这个问题 , 实验室研究员李田与其他学者共同研究了“初始环境温度对真空管道高速列车气动特性的影响” 。 为了提高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的乘坐舒适性 , 实验室研究员马光同将目光放在减震上 , 与其他学者共同完成“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次级悬挂半主动控制研究”……
【成都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让高铁浮起来飞起来】种种研究成果 , 不一而足 。 与此同时 ,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积极举办各类学术活动 , 邀请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来到实验室 , 与研究员们深入交流 。 实验室官网显示 , 今年6月 , 主要从事高温超导和磁性材料领域研究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罗会仟博士就曾来到这里进行学术分享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实验室的很多研究都是面向未来的——从轨道交通的未来需求出发 , 以未来轨道交通可能在现有速度条件下大幅提速为基础 , 通过建模、数学计算等方式 , 提前研究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 从而实现技术的超前储备 , 到速度真的发展到那一步时 , 相关的研究成果即可以马上投入使用 。 这一点 , 或许就是中国轨道交通能够实现从追赶到领先的原因 , 也是成都这片土地能够诞生走向未来交通技术的原因所在 。
未来场域:
产业链条齐备
成都轨道交通企业超440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