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近年来 , 华为百万年薪招募“天才少年”的话题经媒体报道已持续引发社会关注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注意到 , 华为员工网络社区11月初发布的一篇文章《种下一颗种子 , 繁衍成一片森林》介绍了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档年薪201万的钟钊博士的事迹 。 这也是钟钊入围华为“天才少年”计划之后首度主动介绍自己的科研之路 。
文章图片
助教白博(左)钟钊(中)导师李瑞华(右) 图片来源:华为员工网络社区
文章介绍:“入职不到一年 , 他就带领团队把AutoML技术应用到数千万台华为手机上 , 做到了在业界第一次将AutoML大规模商用的突破 。 第二年 , 他又带领团队研发端到端像素级AutoML流水线 , 成功将视频摄影原型算法的复杂度降低百倍 , 再次突破业界与学术界的极限 。 ”
【年薪201万的华为“天才少年”,做出了这些成绩】这篇由钟钊口述的文章介绍了自己最终决定加入华为的原因:“2018年 , 我受邀去美国参加CVPR做千人主会场的ORAL(口头的)会议报告 。 遇到华为的与会人 , 他们提到华为也正在布局AutoML这个技术(2018年 , AutoML技术逐渐进入试商用加速阶段 , 工业界各大厂商纷纷开始布局) , 希望我能加入一起合作 。 ”
“回国以后 , 华为的工作人员邀请我到北京研究所做交流 , 这就见到了现在的部门主管 , 还记得他给我描绘道:华为是有能力自己造AI芯片的 , 芯片都是 ‘沙子’做的 , 华为做AI的成本可以很低 , 你可以有无穷的算力和各式各样的落地场景……这是当时最触动我的 , 并让我最终决定加入华为的原因 。 因为如果有足够强的算力与平台支持 , 以及众多真实的业务场景来实践验证 , 我们从研究到应用再到创造价值就会更加畅顺 。 ”钟钊介绍说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注意到 , 钟钊在入职华为不久就遇到了一次重大挑战 。
钟钊介绍:“入职后不久 , 我们团队就接到一个巨大的挑战 。 手机拍照的竞争力一直是手机产品线关注的重点 。 由于手机上的光源器件很小 , 但是又需要它达到单反相机的效果 , 所以我们部门一直在努力研究如何用算法来弥补光学的不足 , 实现手机拍照超越单反拍照的效果 。 2019年 , M手机决定要上线我们部门的一个重要的拍照算法 , 但是当时M手机的拍照算法包含了一个很大的AI模型 , 虽然拍照效果很好 , 但功耗、出图速度一直不能达到产品交付标准 , 这严重影响了整个产品的交付进度 。 ”
“我们团队刚组建 , 大家都是新兵蛋子没经验 , 我们可以吗?但是俗话说 , 箭在弦上 , 不得不发 。 在这么关键的时刻 , 这么重要的项目 , 部门能果断让我们上 , 是给我们机会 , 我们不能辜负信任 , 必须顶住压力迎难而上……通过两个月的拼搏 , 我们的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 , 一个近乎不可能的目标竟然这么快就实现了……我们团队也真正做到了在业界第一次将AutoML大规模商用 , 把这个技术应用到数千万台华为手机上 , 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 ”钟钊回忆说 。
自己走上科研之路 , 钟钊坦言有父亲对自己的潜移默化 。
他介绍:“我的父亲是大学的老师 , 他应该是中国第一批接触电脑的人 。 我父亲是很早一批的北大学生 , 之前在中科院的高能物理所(原子能研究所)做研究 , 是钱三强何泽慧夫妇的学生 , 他最早是搞核物理研究 , 就是做两弹一星 , 主要是氢弹的研究 。 他们需要用计算机来进行核物理相关的计算 , 后来又转到计算机领域的研究了 。 父亲平时工作中有些东西是我可以接触到的 , 我还记去机房和办公室找他 , 得穿鞋套来避免静电 。 等我父亲下班的过程我拿空闲的电脑玩小乌龟画画(LOGO语言) , 在DOS系统里寻找大学生上课时偷偷安装的新游戏 。 所以我的兴趣就是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了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