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上抖音谈“冷门”地质学 600万网友涌入课堂学习

11月23日晚上19:30 , 《科创中国?院士开讲》第三期在抖音上线 。 本期分享嘉宾是我国著名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 。 24小时内 , 超过600万网友涌入课堂跟着刘院士了解“冷门地质学”的知识 。 刘嘉麒院士说 , 用短视频传播知识 , 是一种非常好的创新形式 , “几百万人的数量 , 是我想象不到的” 。 网友们则回应 , “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上院士的课 。 ”
院士上抖音谈“冷门”地质学 600万网友涌入课堂学习
文章图片

刘嘉麒院士从事地质科考多年 , 足迹遍布七大洲五大洋 。 据了解 , 刘院士曾十进长白山 , 七上青藏高原 , 三入北极 , 两征南极 , 造访和考察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 , 率先查明了我国火山的时空分布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让中国新生代火山活动规律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 。 在节目中 , 刘嘉麒院士分享了有关地球科学方面的重要知识、自己从事地质科学工作的历程以及人生成长故事和感悟 。
“对于宇宙、地球和大自然来讲 , 人类是渺小的 。 每个人的人生时间很短 , 就是几十年上百年 , 对于整个地球的发展 , 确实是暂短的一瞬间 。 ”刘嘉麒院士介绍到 , 地球至今有46亿年的历史 , 如果把它缩到一天也就是24小时的话 , 人类在其中的位置就是0点往前走1分零17秒 。 所以 , 人类在地球演变过程当中 , 就是辗转一瞬 。
刘嘉麒院士今年已经80岁 , 笑称自己是“80后”的他 , 依然保持着对科学研究的热情与追求 , “我现在已经是‘80后’了 , 不过是倒数的‘80后’” 。 在演讲中 , 刘嘉麒院士特别强调 , 看似“冷门”的地质学 , 其实与航空航天工程等“热门”学科也有着紧密联系 。 他甚至开玩笑地说 , “他们航天人不服气 , 飞船上天你们学地质的来指挥 , 我们是不管上天 , 但是我们要管上去干什么 。 比如你往哪里落 , 落了以后要取什么样的样本 , 怎么取 , 这些都是我们的事 。 从月球带回来的样品 , 好多在我们这里分析呢 。 ”刘嘉麒院士还介绍到 , 采集自月球的1700多份月球土壤标本 , 总重量不超过2公斤 , “但每一份标本都比黄金还要珍贵 。 ”
地质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 对刘嘉麒院士而言 , 满世界跑是常事 。 从北极到南极 , 从东非大裂谷到中国的无人区罗布泊 , 他把几十年科考经历中的所见所闻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 在东非 , 科考团队聘用当地人做武装护卫 , 保证安全 。 在青藏高原 , 为了保证科考顺利进行 , 刘院士坚持不使用氧气瓶 , “你要在那儿干个十天半个月得吸多少氧 , 花多少钱不说 , 你还干活不干活了 , 还跑不跑野外了?”
刘嘉麒院士大部分研究工作都与火山有关 。 他介绍 , 火山除释放热量外 , 还喷发出来大量火山灰和气体 , 大规模释放到大气空间形成一个气溶胶层产生“阳伞作用” , 从而阻挠太阳辐射的热量直接到地球表面 , 使地球表面接受不到太阳光 。 1815年 , 印度尼西亚唐布拉火山发生有史以来的一次大喷发 。 它形成的气溶胶层 , 几乎弥漫了全球 。 所以 , 到了1816年 , 几乎是没有夏天的一年 , 全球处在一个比较寒冷阴暗的时候 。
此外 , 刘嘉麒院士还分享了从小学开始到中科院读研深造 , 从事地质科学的整个成长历程 。 他认为 , 做科学也好 , 做其他工作也好 ,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循规蹈矩 , 要勇于创新 , 创新是科学的本质 。 在这个过程中 , 要潜心敬业 , 持之以恒 , “我们研究地球 , 同时又研究了其他的星球 , 包括火星和月球 , 甚至将来到木星 , 或者其他星球都可能的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