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茶名、买包装、买大全…4个常见的行为,都是买六大茶类的禁忌

文章插图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家中的厨房里,以前贴着一张“食物相克列表”。
现在不贴了,这么多年熟能生巧,大概什么食物相克,某食物不能跟某食物一起吃,早就倒背如流,都记在脑子里了。
一度觉得挺科学的,炒菜做饭时对照食材检查一下,不怕吃错。
前几年,有科普文章说“菠菜不能炖豆腐”。
然而隔段时间,又有养生专家出来讲“菠菜炖豆腐有营养”。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该相信谁的?
像我们这种惜命的人,怎么可能以身试险?干脆不吃罢了。

文章插图
直到后来,看到了XX医生的辟谣文章,才明白所谓的“食物相克”大多没有道理。
相信食物相克,吃饭时过于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就像因噎废食吧。
人生还有什么趣味可言?
为此,母上大人还总结了一句话:满大街都是伪科学,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过去吃不饱的年代,啃树皮也没见怎么着。
诚然,在饮食上,只要平衡膳食,恰如其分,便是健康之本。
但现实来看,很多事情都存在禁忌,也就是“雷区”,若是不小心踩到了,分分钟交上学费。
正如买六大茶类的时候,存在4个禁忌,接下来一一为大家罗列。

文章插图
《2》
禁忌一:看名字买茶
茶圈里,有一些茶叶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闻名遐迩。
列举几个大家都知道的,比如西湖龙井、牛栏坑肉桂、金骏眉、正山小种、白毫银针……
它们皆是名茶,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在众人纷纷追求名茶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不良风气。
现今市面上,不管什么茶均冠以“大名头”。
凡武夷岩茶即“正岩肉桂、正岩水仙”;
凡扁炒青即“龙井”;
凡武夷红茶即“正山小种或金骏眉”;
凡芽头肥硕即“白毫银针”……

文章插图
于是乎,有的人看名字买茶,到头来发现买回家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甚至于,只是个冒牌货。
武夷山之外的乌龙茶,为了蹭个热点,在包装上标注武夷岩茶,或是正岩岩茶。
外山茶摇身一变,成为正岩茶,也就根本不愁销路了。
换在其它茶类身上,套路也大差不差,以次充好,鱼目混珠。
然而大家应该明白,名茶不是茄子土豆,遍地都是。
名茶之所以为名茶,不仅是名字好听,更是因为有独特的风格,且品质优越,是茶中珍品。
况且,光看名字就下单的行为,和那些外貌协会不相上下。
的确,大多数人还是会继续找茶掌柜反复确认,但不可否认,最初勾上你心尖尖的,都是因为它的名字。

文章插图
《3》
禁忌二:看包装买茶
曾经收到过一盒茶礼,是朋友抢到的某品牌茶,并且是限量版包装。
价格嘛,这里暂时保密,据说不便宜。
原本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平均一下,每天都会收到不少茶样,有空就会拿出来试喝。
朋友送来的礼物,是一个纯色的盒子,品牌名字平躺在盒面上,并没有什么繁复的设计。
但不知为什么,就是无端给人一种奇异的感受。
仔细想了一下,大概就是金钱那迷人的味道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