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度黏人是缺乏安全感吗?
黏人是为了维系生存
【孩子特别黏人是不是因为没有安全】在1-2岁的年龄段,宝宝本身就是黏人的,甚至变得比一岁以前还要更黏人了 。这是因为宝宝在家庭与社会交往中,越来越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构成对自身的影响,能够辨识什么时候自己要保持独立,什么时候必须要依存于大人来生存 。

文章插图
这就体现为宝宝在日常生活的照料方面对大人的高度依赖,宝宝为了自己生活的舒适度,与大人保持非常紧密的关系 。
过度黏人是需求没有被满足
宝宝过度黏人往往是因为他在生理或心理层面的需求没有得到完全满足 。
看护人不能够满足孩子日常生活的需要,吃喝拉撒没得到及时照料,让宝宝感到有所欠缺,为了得到更好的照料,他就会以黏着看护人的方式来获得帮助 。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宝宝也需要得到精神关怀和情绪安抚,心理关怀的缺失会让宝宝感到焦虑,更希望有人时刻陪伴自己 。父母和看护人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从而反观自我,是否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然后弥补缺陷 。如果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状况能达到舒适和平衡的状态,他会感到放松,黏人的状态也会有所缓解 。
分离焦虑也会导致黏人
看护人与宝宝之间发生短暂的分离也会导致孩子过度黏人,比如妈妈有事外出,带来的分离焦虑造成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失衡,受了很多苦 。
新的看护人对宝宝的照料不如妈妈细心,原有的默契节奏被打乱,宝宝惯以熟悉的秩序感被破坏,会让孩子感到焦虑,这种焦虑的情绪会让宝宝变得非常粘人,如果妈妈回来了,他会一直黏着妈妈不放,甚至害怕妈妈再度离开 。
建立理性沟通方式
与黏人的问题类似,大多数情况下宝宝闹情绪不是因为他心情不好,而是希望通过发泄情绪的方式引起大人的关注,从而满足自己的想法 。
孩子不是天生爱闹情绪,他的行为是后天环境综合塑造的结果,对家长而言,孩子是一面镜子,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行为举止看到自己的影子 。
无论是“爱黏人”、还是“爱闹脾气”,家长都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反观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让孩子不必通过这些“受伤式的沟通方式”来获得父母的关注 。
- 刘姓简单大气男孩名字 刘姓男孩大气的名字
- 孩子多大检查身高发育是否正常
- 孩子的占有欲强是什么情况
- 幼儿早上不愿入园 孩子初入园不愿如厕
- 怎么知道孩子体内是否有湿气
- 带孩子出去玩怎么正确防晒
- 小孩子被蚊子叮出包怎么办2018
- 母乳喂养的孩子不需要喝水吗
- 孩子没有主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为什么有的孩子爱打人 孩子爱打人是为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